夏季来临,蚊虫叮咬不只带来瘙痒的“红包”,也可能传播多种传染病。据新华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就蚊媒传播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地做好应对准备,避免出现大范围疫情,引发公众关注。
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关节疼痛及皮疹等。尽管多数患者为轻症,但老年人、婴幼儿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蚊媒传染病向高纬度地区扩散的趋势加剧,我国一些省份面临持续输入性疫情风险。
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依赖“人—蚊—人”循环,切断传播链的核心在于减少蚊媒滋生。就此而言,防控不仅需要公共卫生体系的快速响应,更需要公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应当在充分认识基孔肯雅热危害的基础上加强防护工作,一方面及时清理家居环境,定期倒置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等积水容器,避免蚊虫繁殖;另一方面,加强物理阻隔,安装纱窗纱门,睡眠时使用蚊帐,必要时喷洒家用灭蚊剂。唯有让每个人都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才能降低社区传播风险,守护共同的健康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