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记者点击:让温暖而坚韧的微光照亮每个人
2025-08-02 08:56 福建日报 原创

“打豆腐了!”一声吆喝,打破了乡村的寂静,抓住了网友的注意力。近日,网名“李福贵”的河南新乡姑娘李亚云开着小货车穿梭乡间卖货的视频,在抖音平台吸引近800万粉丝关注。

图片

李福贵的人生剧本,被网友称为“天崩开局”:父母均有智力缺陷,自己中专辍学,早年还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尽管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但李福贵并不愿意贴上“悲情叙事”标签,她给自己取网名“福贵”,总带着笑,在家里种花,起早贪黑地工作,还带爷爷去旅游……她说:“生活给我一个破锅,那我就把它修好;给我一块铁,我就把它造个别的东西。”

流量为何青睐她?人们透过李福贵,看见个体在困境中的自强与力量;支持李福贵,也是支持在苦难面前不屈的自己。每个曾奋力走出“至暗时刻”的人都会和她产生共鸣,每个正在与命运搏斗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

看见真实的乡村和曾被忽视的群体。她的视频里没有精心营造的诗意田园,也没有刻意卖惨。镜头平静地呈现乡村的道路、树木、院落和老人。在这里,那些在城市化浪潮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得以被看见。更可贵的是,她的镜头不是猎奇或怜悯,而是尊重和平视。她视频中的农村老人,饱经风霜但热情、善良,会担心李福贵赚不到钱而多买东西、拒绝抹零,会邀请她到家里吃饭,还会特意换上新衣好上镜……无论社会发展多快,像李福贵视频中那些没怎么进过城、不了解网络的农村老人,他们那真挚而感人的生活状态,值得被尊重、被关注。

看见人与人之间具体善意的链接。有社会学家表示,“附近在消失”概念,点出现代社会中人们与物理空间上邻近的人(邻居、社区)的联结日益淡薄。李福贵的小货车恰恰在重建“附近”,像一个“移动的社区中心”,人们在这里聚集,在这里互助。在视频中,人们看到了李福贵与老人之间基于日常生活并充满温情的人际联结,这在热点飞速切换的时代显得如此稀缺而珍贵。它表明,真诚的善意与朴实的互动具有穿透冰冷屏幕、温暖人心的力量,也提醒着我们,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与附近的环境、具体的人建立真实链接。

有网友说,李福贵是“贫瘠土地里开出的向日葵”。其实,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向日葵,而是阳光本身。李福贵和她的视频是一面反光镜,折射出一束温暖而坚韧的微光,照亮这个时代人们普遍匮乏又深切渴望的东西。这束光的起点,不在别处,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曾经忽视的、遗忘的,李福贵和她的视频让我们重新看见。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