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夯实基层根基 探索治理路径 同安区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
2025-07-23 14:30 海峡导报

为人民谋幸福,是一切治理的初心所在。

系统“建渠”,完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通群众服务圈;精准“除草”,持续整治形式主义顽疾,为一线减负松绑;全面“强根”,以党建品牌聚力,构建高效联动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当前,同安区一体推进增效、减负、强基,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子,不断把“人民满意”这份答卷写好、落实。

今年来,同安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经济发展再提质”“城市管理再提升”“基层治理再提效”“工作落实再提标”活动为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资源力量向基层集聚、服务效能向基层延伸。“奋力拼搏展作为 富美同安争先锋”系列报道第五期,聚焦同安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的奋进探索。

凝聚合力 打造“家门口的解忧站”

上午走进同安区综治中心,下午双方达成和解——洪塘镇一起因饭店员工突发疾病去世而引起的纠纷事件,多日僵持未果,近日在同安区综治中心的协调下迅速得到妥善解决,双方就6.5万元赔偿金额达成一致。

这种当日调解当日和解的高效服务,源自同安区综治中心汇聚多部门合力的治理模式,形成了近在身边的综治便民服务圈。目前,区信访局、法院、司法局、人社局、法律援助中心等18个部门以轮驻、常驻方式入驻区级综治中心办公,其他相关部门按需随叫随驻。在这里,无论是邻里纠纷、法律咨询,还是矛盾调解、民生诉求,致力于让群众“最多跑一地、难事全解决”。

     

同安区着力打造“家门口的解忧站”。图为同安区综治中心调解现场。(同安区委政法委 供图)

随着同安区大力推进区、镇(街)两级综治中心及村(居)级综治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家门口的解忧站”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今年最新升级改造的新民街道综治中心,正在打造守护辖区平安稳定的坚固堡垒、服务市民群众的暖心港湾,成为同安区基层治理的示范窗口。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五分钟综治服务圈,所以选址就特别重要。”新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综治中心位于新民大道1800号,背靠街道办事处,毗邻派出所、人民法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区劳动监察大队,有利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走进新民街道综治中心大厅,引导台为来访群众精准分流,按类型分别引导至便民服务、多元化解等不同窗口。“就像看病要去不同诊室,综治中心也是一样的,群众来了以后,我们引导去相应的‘诊室’,从而精准解决问题。”同安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新民街道综治中心为标杆,进一步打造各级综治中心,规范指导基层力量落实矛盾纠纷就地调处。

今年来,同安区深入贯彻执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共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村(居)层面1100余起、镇(街)层面1600余起,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减负松绑 卸掉基层的“隐形包袱”

这个暑假,祥平街道凤岭社区居民生活尤为多彩。

传递书香的流动阅读活动、寓教于乐的儿童注意力训练、环保与创意结合的纸塑技艺体验等十余项“微光成炬·星光少年·筑梦幸福岭”暑期系列活动接连开展,不仅丰富了群众日常生活,也让社区散发浓浓人情味。热闹背后,折射出同安区持续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实步伐。

在过去,会议多、检查多、填表多,一度成为基层沉重的“隐形包袱”,社区工作者面对居民的时间也随之变少。“现在我们不再被束缚于办公桌前,每天都有时间上门入户,征集群众想法,链接资源办活动。”凤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惠雅说,“减负不减责任和担当,基层减负后,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在服务群众上。”

目前,同安区已进一步优化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准入机制,从法规授权、产生层级、内容属性、经费来源四个方面对村级组织工作具体事项进行分类,明确村级组织依法履职工作事项清单、依法协助工作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权责边界,切实为基层减负。

同安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大车”减负、给“小马”赋能,是同安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工作导向。一方面,同安区组织镇街编制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等三份清单,开展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破解基层组织“滥挂牌”的问题,清理全区村级组织滥挂的牌子;另一方面,严控干部借调,探索打通网格员晋升通道,培养村居骨干,大力实施“头雁提能”工程,持续激发村居干部队伍争先创优干事的干劲。

党建引领 激活社区的治理动能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大同街道凤山社区以党建引领,探索着“一小区一策”的精细化治理之道。

在九号公馆小区,闲置架空层打造“共享海宝乐园”,自然形成育儿互助圈,“陌邻”到“熟邻”的过程减少了邻里摩擦;在岳口小区,通过“红色议事厅”听取居民意见,提出兼顾“车位扩容”与“绿地保护”的空间置换方案,得到各方点赞;在古龙御园小区,改造出电动车集中充电区、人车分流空间,破解停车充电难题……随着治理成果惠及居民,凤山社区书写着城市社区“痛点”变“亮点”的蜕变答卷。

“推动社区治理这些年,深知党建引领是核心。”凤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美玲表示,在破解老旧小区治理等难题的过程中,充分将“家文化”融入社区治理,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构筑社会治理根基。“12345乐动家园”党建品牌也入选同安区近日公布的2025年度“十佳党建品牌”,成为同安区基层党组织“硕果累累”的生动注脚。

     

大同街道凤山社区将“家文化”融入社区治理。图为凤山社区九号公馆邻里百家宴活动。(凤山社区 供图)

近年来,同安区坚持强基固本,在各行业各领域积极培育党建力量,激发基层首创精神,培育打造了百余个党建品牌。同安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1435个基层党组织、2.5万余名党员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一线勇挑重担、争当先锋,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与此同时,同安区正将党建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该区全面深化物业党建联建,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小区(业委会)党支部应建尽建,以社区“大党委”为引领主轴,实现治理模式向“党建核心引领”跃升。在此过程中,持续激活社区党建资源,组建74支小区能人服务队,建立425个居民服务清单,累计动员小区党员3518人次常态化开展社区服务,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