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导读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第42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 2025)于2025年7月12—18日在浙江绍兴举行。福州一中信息学竞赛团队在比赛中再创佳绩,成为全省唯一一所连续近三年都有选手入选信息学奥赛国家集训队的学校。
福州一中信息学竞赛团队合影
具体赛况
卢华睿(左二)
在省队选拔赛中位列第一的“福建队长”高一卢华睿同学再次以福建省队最高分(全国第九名)获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提早两年保送清华姚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这是继NOI 2023和NOI 2024中李子祺、陈旭磊分别获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后,我校信息学兴趣小组连续第三年有选手入选信息学奥赛国家集训队。
林一帆(右四)
福州一中鸣阳书院学员、新高一学生林一帆同学以省队选拔赛全省第四名的成绩获得以夏令营营员(E类)身份的参赛资格,与正式选手同场竞技,成绩超集训队线30分。
陈旭磊(左)
高二陈旭磊同学获得银牌,他去年就已经入选信息学国家集训队并保送清华姚班。
许钊闻(左)
高二许钊闻同学获得银牌,并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大中衔接”活动中获得的金牌,获得破格入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资格。
福州一中鸣阳书院学员、新高一学生谢承翊同学以及新高二李锦葵同学获得以夏令营营员(D类)身份的参赛资格与正式选手同场竞技,成绩达银牌线。
稳定的拔尖人才培养成果,连续不间断的多项第一
信息学奥赛每年至少有三项重要赛事,即联赛NOIP,省选,国赛NOI。这三场比赛只有极其有限的晋级名额,选手面临激烈的竞争,高压态势下在考场上蟾宫折桂需要绝对硬实力的托举,能很有效地反映选手的实际能力。
从2023年开始,福州一中信息学团队就连续不间断地在这三场重要赛事中斩获各项“第一”的佳绩:
NOI2023国赛李子祺同学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并保送清华姚班;
NOIP2023联赛中陈旭磊同学以满分的成绩斩获全省第一;
2024省队选拔赛中陈旭磊继续蝉联全省第一并入选省队;
NOI2024全国赛中陈旭磊以全市第一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并保送清华姚班;
NOIP2024中陈旭磊、卢华睿、林一帆三位同学以满分的佳绩摘取全省第一;
2025省队选拔赛中卢华睿同学以绝对实力成为“福建队长”(全省第一);
以及最近的NOI 2025中卢华睿同学再次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并保送清华姚班... ...
这些稳定不间断的“第一”都体现了福州一中信息学奥赛团队在绝对拔尖人才培养上的绝对优势!
卓越的后备军培养方案
根据中国计算机学会的相关规定,初中生在省队选拔赛中和高中生同场竞技,同一试卷同一评分标准。若总成绩在所有初高中选手中能位列省队名额排名之内,则授予“E类”名额。可以在不占用高中选手名额的情况下,以体验赛选手的身份在全国赛赛场上和其他省队选手同场竞技。
今年林一帆同学以极其优异的成绩在省内横扫千军,入围E类选手名单,这已经是福州一中信息学奥赛团队连续四年(全省第一)有E类选手产出:2022年卢华睿,2023年陈旭磊,2024年卢华睿,2025年林一帆…
体系化的培养、个性化的跟踪和紧密的家校配合使得我们的选手在本土就能高效、快速地成长。以上选手均在小学阶段就跟随福州一中信息学奥赛总教练林国军老师系统学习并持久引领规划。目前,三位同学均已在全国赛中获得过超过国家集训队线的成绩。
学生感言
卢华睿
很荣幸代表福州一中在NOI2025中获得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的栽培。感谢林国军教练,在我六年级时将我带入福州一中学习信息学竞赛。感谢一中的“植基计划”将我录取,让我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信息学竞赛训练当中。福州一中秉持着“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办学宗旨,为我们的竞赛训练提供良好的平台,能与更多优秀的同学交流,互帮互助,让我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勇攀高峰。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的竞赛之路充满着起伏和挑战,初一时凭借NOIP成绩进入省队的我,在初二陷入了低谷,NOIP遇到赛前没有认真复习的知识点,最终成绩距队线将近100分,自然没有进入省队,面对失利,林国军教练和我的父母积极的鼓励我,及时关注我的学习状态。在他们的陪伴下,我在初三进入省队,最终NOI成绩距集训队线只有9分之遥。
感谢陈雨昕、林昊翰、吴作同、李子祺、陈旭磊等学长提供的帮助。陈雨昕、林昊翰、吴作同学长们在我初一初二时的讲课,为我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更有信心面对之后的比赛。李子祺学长经常与我交流知识,也会向我分享他的生活,在两年NOI赛前鼓励、安慰我,承担了亦师亦友的角色。陈旭磊学长在去年进入集训队后为我们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模拟赛,并为我们细致地讲解。学长们丰富的经验为我的成功提供莫大助力,也是福州一中信息学竞赛小组可以再创辉煌的关键。
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感谢队友许钊闻、林一帆同学的帮助,他们会与我分享见到的好题。许钊闻的做题记录遍布各大题库,我在看到时常常会与他讨论交流,让我学习到更多技巧与知识。没有队友的一路扶持,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接下来的两年,我不会因自己的成绩骄傲,继续提升自己,在信息之路上进一步探索的同时,帮助教练对一中的信息学团队训练资源做出贡献,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可以参加一中信息学竞赛小组,让福州一中的信息学团队越来越好!最后,感谢我的老师、同学,感谢一路走来陪伴过我的所有人,谢谢你们!
许钊闻
很荣幸在 NOI 2025 中获得银牌。除去个人的努力之外,我的成绩离不开家长、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支持。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的栽培。我从初二开始在福州一中学习信息学竞赛,福州一中为我提供了学习发展的平台,学校政策的支持让我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在竞赛的学习当中。机房中良好的集体氛围让我有了一起学习交流的对象,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优秀的同学请教。设置对于竞赛生的奖学金也激励我不断钻研难题,勇攀高峰。
竞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去年十一月的NOIP,我没有打出自己的理想成绩,在省队线上下徘徊。我的教练林国军老师鼓励我要相信自己,只要在省队选拔中正常发挥就能进入省队,还与我一同分析考场上的心态与策略问题,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年 NOI 的两次考试的间隔当中,我和同学出现一些中暑的迹象,林老师带我们前往医务室取药,保证我们可以在第二天顺利考试。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林老师关注我的学习状态,当我状态低迷的时候与我谈心,对近期的模拟赛进行复盘,为我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在竞赛学习生活之余鼓励我参加体育运动,劳逸结合。
团队中的学长与同学也为我提供帮助。初次来到一中进行竞赛学习时,我就感受到机房成员之间融洽的关系与热烈的讨论氛围。学长们在毕业之后给我们提供优质的训练与风格多变的题目,让我水平不断上升,补齐短板,在面对各种题目时都更加的游刃有余。学长李子祺,在高一进入集训队的陈旭磊同学,本次比赛中获得金牌的卢华睿同学以及“鸣阳书院”中的学弟林一帆等在学习生活中与我分享见到的好题,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为我答疑解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信息学竞赛是开放与共享的,同学们给予我的帮助为我的竞赛之路带来莫大的助力。
饮水思源,结草衔环,在高三的学习生涯中,我将继续保持努力,奋发进取,不负学校的栽培,同时发扬“植基立本,成德达才”的校训,传承学长无私奉献的精神,帮助学弟,为福州一中信息学竞赛小组添砖加瓦。
豪华的教练阵容
林国军,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任福州一中信息技术教研组长,信息学奥赛总教练,CCF福州分部委员,福州市信息学拔尖创新名师工作室成员。于2023—2025年连续三年分别指导李子祺、陈旭磊和卢华睿同学入选信息学奥赛国家集训队并保送清华姚班,曾指导学生获得多枚全国银牌、铜牌及省赛奖项。在中国计算机学会纪念NOI创建40周年表彰中,获得“NOI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擅长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打造贯通成长体系。
张瑞喆,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2014年获CCF NOI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期间,担任清华大学学生算法协会主席,参与CCF NOI相关工作,曾任CCF NOI科学委员会学生委员,中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国家集训队教练,多次参与CCF NOI、NOIP等考试的命题工作。2024年获CCF NOI卓越技术贡献奖。
吴作同,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姚班)。2018年获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全国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参与2022年和2023年的省选命题,2022年和2023年的国家队选拔命题,参与2022年NOIP命题,多次参与THUPC(清华大学程序设计竞赛)命题。
林雅南,福州一中信息学竞赛教练,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本科专业课成绩年级第一,两次获国家奖学金;硕士专业课成绩年级第三。入职两年以来,两项教学方案分别获评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福建省优秀作业设计,指导多名学生获信息学竞赛省级奖。
此外,教练团队中还有其他活跃于算法竞赛界的历届校友为团队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