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魅力东侨>要闻
标题图
【食品安全】热热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夏季食品安全问题!
2025-07-22 12:52 东侨新视界
夏季食品
安全指南

炎炎夏日,独属于这份酷暑的美食——凉皮、凉面、西瓜、小龙虾、冰淇淋等——都为高温天气带来一份惬意。然而,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导致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让食物更容易腐败变质;而熟食制品、凉菜、冷食等食品加工或贮存不当,也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因此,在夏季,更要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食源性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患者往往有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脱水、休克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因器官衰竭而死亡。





那么,在夏季有哪些食源性疾病经常发生?


01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往往是因为食品在运输、出售和加工过程中受到细菌污染所致,例如常见于肉类、蛋类的沙门氏菌,常见于乳制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剩米饭中的蜡样芽胞杆菌,常见于海鲜的副溶血性弧菌等。

02

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此外,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夏季也时有发生,最常见的有发芽土豆中的龙葵素中毒,菜豆类的皂素、血清凝集素中毒,新鲜黄花菜的秋水仙碱中毒,川乌、草乌中的乌头碱中毒等。此外还有河豚鱼的河豚毒素,毒蘑菇中毒和霉变甘蔗中毒。

03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

除了以上食物中毒的情况,夏季也要警惕诺如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食源性疾病



那么,要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01

注意清洁与消毒

  1. 饭前便后要注意手卫生,防止一些粪口传播的传染病的发生。

  2. 入口食物注意清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消毒。部分水果可采用小苏打浸泡清洗。蔬菜粗加工时可用食品清洁剂(洗洁精)稀释浸泡30分钟后再冲洗干净进行加工,这样可有效减少蔬菜上的大部分农药残留。

  3. 餐饮加工要注意场所和设备的清洗消毒。

  4. 夏天要尤其注意防四害,装纱门、纱窗和地漏。

02

注意食品选择

  1. 购买肉、海鲜等食物时,应注意新鲜度、有无检疫部门的检疫章。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畜禽肉和随意食用病死动物和禽类,更不要购买变质食品。

  2. 火腿、熟肉以及罐头等食品,罐头的两端若有膨胀现象,或色、香、味改变的食品,应禁止食用,即使煮沸也不宜食用。

  3. 少选择凉拌菜。

  4. 每餐控制好食材用量,尽量不要有隔顿的剩饭剩菜。如果要食用,再次加热要热透。

  5. 不因猎奇轻易尝试不善烹饪的食物,如河豚鱼、不认识的菌菇类。

03

生熟分开

  1. 生畜肉、生禽肉、生鸡蛋(包括壳)、生水产品、水生蔬菜、带泥土的蔬菜根等,携带致病菌和寄生虫风险较高,都应归为生食,需要单独用一套厨具。

  2. 生食不要放在水龙头下冲洗,这样会导致汁液飞溅到水池及周围各处造成污染,可以用专门清洗生食的盆子洗。

04

食物要彻底做熟

  1.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2. 加热食物时选择合适的温度及烹调时间,既能保证食物做熟,同时又能保证食物中所含微生物能被杀灭。

  3. 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肉类和禽类的可以用中心温度计辅助判断。

05

注意存放时间

  1. 食品买回家后要及时放进冰箱冷冻、冷藏。冷藏食品之间要有间隙。

  2. 买回来的食物要及时加工,食用前应充分清晰。

  3. 烹调好的食品,应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最好现做现吃。熟肉制品在无冷藏的条件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4个小时。吃不完需要放冰箱时,也要注意生熟分开。




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应该如何自救?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的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尽快去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你可能还喜欢

1.东侨召开深改委专项工作小组联络员会议暨全区改革工作推进会
2.【安全生产】这些防汛知识科普,请牢记!

3寓教于乐!这场“金哨子”全民安全公园行活动让交通安全“走心”又“入心”

信息来源: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编排:苏晓洁

一审:叶梓建 二审:黄玲玲 三审:谢晨艳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