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平潭综合实验区
标题图
平潭:创新家庭教育模式,共话亲子成长新篇
2025-07-20 09:44 平潭妇联

7月15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妇联联合君山片区妇联突破传统模式,将家庭教育公益课堂从封闭的教室搬进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意空间——君山片区山边村“花田&禾田·有海”Third space民宿。在这里,家庭教育是一场伴着海风、花香与书香的自然对话,是融入民宿、田园与海岸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君山片区妇联干部、村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周边家长以及游客等70多人齐聚一堂,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探讨科学育儿理念,分享家教心得,共话亲子成长。

活动现场,苏云湘、陈宇慧、郭佩娟、陈洪、陈琳等5位资深讲师,以圆桌沙龙的形式展开深度对话。围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这一主题,讲师们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分别从“亲子沟通艺术、行为习惯培养、情绪管理技巧、心理健康建设以及家风传承实践”等维度,通过鲜活的案例分享和实用的方法指导,为在场家长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活动现场互动热烈,既有会心的笑声, 也有感动的掌声,更有发人深省的教育箴言不断涌现。

专家们分享部分摘要:

问:当孩子遇到挫折"摔倒"时,家长应该立即扶起还是让孩子自己站起来?

答:平潭一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陈琳: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要做的是"智慧陪伴"而非简单扶起或放任。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的挫折教育能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建议采取"三步引导法":第一步,做情绪容器——用"妈妈看到你很沮丧"等语言帮助孩子识别情绪;第二步,做思考引导者——通过"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等问题启发自主思考;第三步,做资源提供者——给予适当建议但保留尝试空间。记住,真正的成长发生在"心理安全网"下的适度挑战中。孩子需要知道的不是"我会永远扶着你",而是"我相信你能自己站起来,而我永远在你身后"。

问:家庭环境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家长该如何营造健康的情绪生态?

答: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陈洪: 

家庭是塑造孩子心理健康的"隐形课堂"。临床研究显示,父母情绪稳定、善于沟通的家庭,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降低60%。建议家长把握三个关键:首先,做"情绪教练"而非"灭火队员"——允许孩子表达情绪,教会识别和疏导技巧;其次,建立"5:1黄金沟通比例"——每1次批评要配5次积极肯定;最后,创设"家庭心理安全区"——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开放式谈心。记住,孩子的心理韧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父母每一次的耐心倾听和智慧引导中慢慢培养的。从今天起,用理解代替指责,用陪伴代替说教,您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营养”。

问: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家长最应该重视哪些方面?台湾地区有哪些值得借鉴的育儿经验?

答:台湾幼教专家、平潭育达苏菲亚幼儿园园长兼小学托管部主任苏云湘:

台湾幼教专家建议抓住0-6岁关键期,重点做好三件事:规律作息培养安全感,每天30分钟高质量陪伴(远离电子产品),亲子共读发展语言能力。推行"家长成长计划":每学期8小时必修育儿课程,教师定期家访指导。这些做法证明,最好的早教不在培训机构,而在父母日常的用心陪伴和科学引导。记住,有爱的家庭环境加上规律的生活节奏,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问: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

答:平潭海坛幼儿园园长郭佩娟:

要发现孩子的天赋,家长首先要做"有心人":在日常游戏中观察孩子最专注、最快乐的时刻;其次当"引路人",提供丰富的艺术、运动、科学等活动让孩子广泛尝试;最重要的是做"支持者",当发现孩子对某个领域表现出"不催也愿做"的热情并能持续突破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资源。记住,天赋往往藏在孩子自发投入、快速上手且乐此不疲的事物中,家长要做的不是刻意培养,而是发现和支持这份与生俱来的热爱。

问:如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和《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有效实施?

答: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陈宇慧: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需多方联动:政府牵头建立"五进"普法机制,组织专业讲师团进社区、进学校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互动式宣讲;学校开设"家长法治课堂",将条例要点融入家长会,并组建"家长导师团"分享实践经验;社区发动"爱心妈妈"志愿队,对特殊家庭开展"1对1"指导。特别注重发挥家长主体作用,通过建立"家长互助小组"等活动,鼓励家长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和服务供给。同时构建"线上智库+线下指导"双平台,把法律条文转化为"如何与孩子沟通"等实操课程,让家长成为法规落地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

问:家庭会议如何办得既温暖又有效,还能培养孩子能力?

答:平潭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蔡海玲:

要开好家庭会议,记住"三个一"秘诀:固定流程(致谢-讨论-表决-计划-仪式)、沟通原则(用"我"表达、拒绝指责、倾听优先)、培养目标(让孩子轮流担任主持或记录)。通过结构化讨论,既解决家庭事务,又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责任感和思辨能力。坚持这一模式,既能避免会议沦为"批斗会",又能让每个成员感受到尊重与价值,最终营造出民主、温暖的家庭文化,让会议成为家人增进感情的特别时光。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