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创
标题图
一道·闽宁协作丨盐池石狮续写“山海情”壮美篇章
2025-07-10 11:33 宁夏日报

在闽宁协作机制引领下,福建省石狮市与宁夏盐池县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协作新格局。

2023年以来,福建省第十三批援宁工作队盐池县工作组聚焦“四项行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7亿元,组织实施闽宁示范村巩固提升、产业发展、劳务协作、能力提升等项目53个。两地干部互访交流418人次,福建省选派136名农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专技人才赴盐池县开展“订单式”帮扶,盐池县选派198名专技人才赴闽学习锻炼。举办各类乡村振兴干部、专技人才等培训26批1173人次,培训电商人才5000余人次。招商引资项目20个,累计投资18.7亿元;农特产品消费帮扶销售额达11.57亿元;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184人,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4169人;镇村、企村、学校、医院帮扶结对76对;动员社会力量捐赠款物2987.67万元。


盐池县焕发新气象。

如今的盐池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电商经济方兴未艾,百姓就业门路拓宽,闽宁协作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打造东西协作典范。

特色产业链式跃升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智变

近年来,盐池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依托闽宁协作平台,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通过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完善产业配套,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村民采摘黄花菜。

7月7日,在王乐井乡十里瓜廊的日光温棚里,浑圆的香瓜与翡翠纹西瓜缀满藤蔓。山东游客朱有杰边采摘边赞叹:“早听说宁夏的瓜果糖分高,果然名不虚传。”这片由闽宁协作资金支持建设的采摘园,与哈巴湖生态旅游区毗邻,形成良好联动。哈巴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杨佳介绍,推荐游客来采摘,既丰富了游客旅游体验,又带动农户增收。采摘园负责人叶欢高兴地说:“近期游客不断,日均销售额近8000元,带动周边100多人就业。”

在花马池镇四墩子村的温棚里,正在采摘桃子的种植户饶晓玲说:“多亏闽宁协作专技人员提供指导,以前种玉米收入少,现在一栋棚的桃子抵过去两三亩地的收入。”村民郭菊红种植的葡萄,在福建农技专家指导下长势喜人,预计每栋棚收入五六万元。目前,花马池镇建成800余座现代化日光温室、1100余栋小拱棚,30%建设资金来自闽宁协作项目,带动230余户农民户均年增收1.2万元。

如今,盐池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4677.3亩。在闽宁协作支持下形成五大特色生产基地,包括花马池镇设施蔬菜、青山乡芝麻香瓜等。种植户户均年收入10万元至15万元,种植规模大的农户收入超20万元。麻黄山乡550个小型软体水窖由闽宁协作资金援建,保障8200亩大接杏灌溉,助力472户农民户均增收3000余元。

盐池县与石狮市深度合作,于2024年3月成立闽宁严实新质生产力孵化联盟。走进联盟展示区,荞麦曲奇、枸杞爆浆软糖、益生菌枸杞醋、荞麦速食泡面、黄花精酿盐州白啤等7款贴着“闽宁严实”标识的创新产品引人注目,墙面大屏幕播放着盐池滩羊裘皮服饰亮相法国巴黎2025秋冬时装周的走秀场景。

“我们不是简单移植技术,而是用福建的产业思维,重新解码宁夏的风土资源基因。”盐池县供销合作社主任鲁虎介绍,联盟采用“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智库”模式,实现7款产品的价值跃升:1公斤荞麦从6元变成60元的曲奇,枸杞升级为益生菌保健食品,滩羊二毛皮通过法国设计师之手每张皮料增值200%。2025年3月,盐州白啤上市首周销售额突破50万元;盼盼冻干荞面即将面市,带动总投资1亿元的食品代工项目落地盐池县。

目前,联盟已汇聚闽宁两地31家协会、2054家企业资源,促成福建企业在盐池县建厂,助力当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从传统种植到现代设施农业,从单一生产到产业链延伸,盐池县在闽宁协作助力下,正通过特色产业提升行动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福建省第十三批援宁挂职干部,盐池县委副书记、副县长许自霖说,将继续探索新型赋能模式,力争5年内培育百万级、千万级销售产品,推动闽宁协作迈向更高水平。

滩羊产业“羊”帆起航

全链聚合激活百亿“羊经济”

盛夏的盐池县冯记沟乡,2万亩优质牧草基地绿意盎然。7月4日上午,养殖户马建军在标准化羊舍内查看滩羊生长情况。只见他轻点手机屏幕,圈舍内的自动饲喂系统启动投喂饲料。“以前养羊全凭经验,现在靠的是科技。”马建军指着监控中心的电子大屏说,“这套系统能实时监测每只羊的健康状况,自动调节饲喂量。”

这一智能化养殖场景,正是闽宁协作结出的硕果。近年来,福建援宁盐池工作组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可视化生态牧场,打造2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和2万只纯种滩羊养殖基地,有效缓解草畜矛盾。通过卫星遥感监测草场长势、智能系统调控饲喂量,养殖效益提升30%,草场载畜量下降15%。数据显示,目前盐池滩羊饲养量达324万只,规模化养殖率超过90%,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盐池滩羊裘皮制品首秀法国巴黎2025秋冬时装周。

同时,通过闽宁协作引进6家规模企业,助力滩羊屠宰加工比例提升至66.3%。2023年,滩羊全产业链产值达81亿元,品牌价值突破128亿元,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超过80%。

盐池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为推进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实施《闽宁滩羊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持续投入闽宁协作资金6710万元,重点支持滩羊集团“一园一中心一基地”建设。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养殖技术提升、产品加工销售等11个环节,全方位扶持滩羊产业发展。

养殖环节实施“种养+”一体化闽宁示范项目,培育壮大4个良繁基地,带动发展生态牧场125家;建设惠安堡屠宰加工厂、闽宁特色食品产业园,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品牌建设和拓展销售渠道,让盐池滩羊走向全国市场。

福建省第十三批援宁挂职干部、盐池县政府办副主任王显明说,将继续深化产业帮扶,助力推动滩羊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这一特色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如今,盐池滩羊产业已形成从饲草种植、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据统计,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半以上来自滩羊产业。“羊经济”蓬勃发展不仅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数字赋能消费

帮扶“云端集市”畅通富民新通道

“老铁们看过来,正宗的盐池滩羊肉,今天直播间特价。”7月7日10时,盐池县狮城宁好电商网批(西部)运营基地党建直播间内,一场助农直播正在进行。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系着印有“盐池滩羊”字样的围裙,将一块烤得金黄流油的滩羊肉切成薄片。“看这个肉质,纹理细腻,入口即化。”他一边展示一边介绍,“现在下单还能包邮,点击下方链接直接购买。”后台数据显示,开播2小时就成交300余单,销售额突破15万元。

这场直播背后,是盐池县“红色e家”党建品牌与电商产业的深度融合。3年来,该基地累计实现网络交易额10亿元,其中农特产品销售额达3.2亿元。在基地仓储物流中心,工人们正在打包装满农产品的快递箱。“这批2000单的滩羊肉和八宝茶,明天就能送到福建消费者手中。”基地党支部书记高欢欢介绍。

“消费帮扶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关键要建立长效机制。”高欢欢说。基地创新推出“157”党群法务综合服务联盟,整合市场监管、司法等5家单位资源,为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2023年,五粮香醋业因产品滞销面临困境,服务联盟组织专业团队策划直播方案,通过展示传统酿醋工艺,一年内帮助企业增收500余万元。同时,基地与深圳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先后开展“大接杏采摘狂欢”等特色助农直播20余场,累计完成订单3.2万单。

闽宁严实新质生产力孵化联盟工作人员介绍创新产品。

人才培育是消费帮扶的重要支撑。基地采取“引育结合”模式,一方面引进福建电商专家125人开展专业培训90余场,另一方面建立“一对一”帮带机制,培育出朱玉国等本土带货达人100余名。“刚开始对着镜头话都说不利索,现在一场直播能卖出全村半年的滩羊肉产量。”朱玉国笑着说。此外,通过“青春赋能”电商基金项目,发放创业扶持资金69万元,帮助300余名青年实现电商创业梦想。

在闽宁协作机制推动下,盐池县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累计投入闽宁资金3800多万元建成仓储物流分拣中心、电商人才公寓等,开发运营“狮城甄选”等分销平台3个,上架闽宁产品1700余种。2024年,全县网络交易额突破50亿元,电商从业人员达6800人,带动2957户农民增收。2024年8月,商务部“数商兴农”首进宁夏活动在盐池县举办,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上行渠道。

培育本土带货达人。

“以前最远卖到吴忠,现在手机一点,全国都能吃到咱的香瓜。”正在打包货物的青山乡农民王秀兰说,今年她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香瓜的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如今,越来越多的盐池县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飞”出西北,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劳务协作品牌升

零工驿站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我今天一早就来市场揽活,工作人员帮我介绍工作,早晨已经拉了两趟活,今天能挣300元。”7月4日,在盐池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零工市场拉货的李卫民高兴地说。

闽宁协作以来,盐池县与石狮市积极开展就业对口帮扶工作,借鉴狮城零工市场体系建设经验,助力盐池县打造覆盖城乡的零工市场。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构建家门口零工就业服务体系,让零工劳动者求职有场所、就业有门路、服务有平台、权益有保障。

“我们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争取闽宁社会帮扶资金45万元,新建零工市场和等候大厅零工专区,安排专人服务零工就业,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求职登记等服务,为中小微企业零散用工和重点就业群体搭建对接平台。”盐池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郭永幸介绍。

同时,盐池县引进两家劳务派遣公司和两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采取“线上+线下”智能化交互的创新组合,搭建“政府+市场”双引擎驱动的就业服务平台。结合黄花菜采摘、油气开发、建筑行业等县内重点产业季节性用工,统筹线上线下资源,促进零工人员就业。

黄花菜丰收季。

在闽宁协作机制引领下,福建省石狮市与宁夏盐池县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协作新格局。

目前,盐池县争取闽宁社会帮扶资金40万元,建成“码上就业”零工平台,涵盖PC端、手机端,实现管理平台、数据可视化展示。在8个乡镇(街道)、102村、13个社区建立就业服务驿站,组建微信就业帮扶群,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

“就业更要靠技能。”郭永幸说,闽宁协作建立了劳动技能培训长效机制,通过平台动态收集用工需求,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职业技能、电子商务等培训2664人次,培育出“盐池滩羊产业工”“盐池肝子凉皮”等特色劳务品牌。

据统计,自零工市场运营以来,盐池县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大数据平台已归集用工信息1.2万条,帮助2866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赴福建务工人员月均收入6500元。2024年,盐池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实现收入4.99亿元。

盐池县将打造“线下服务多元化+线上对接精准化+服务保障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做优阵地、做强平台、做实服务,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构建零工家门口的就业服务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便捷就业。

从盐碱地里的“蓝色革命”到黄土塬上的“电商浪潮”,从传统滩羊产业的转型升级到劳务品牌的精心培育,闽宁协作在盐池县结出累累硕果。一组数据见证着山海携手的深刻变革:2024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72元,同比增长9.8%;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乡村振兴考核位列宁夏首位。

站在新起点上,盐池县将继续深化与石狮市在产业、劳务、消费等领域协作,让闽宁协作“金色招牌”愈擦愈亮,续写新时代“山海情”的壮美篇章。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