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7月10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黄兴)近日,省工信厅公布2025年度福建省绿色制造名单,城厢区力奴鞋业、溢通环保2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截至目前,该区共有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华林经济开发区上榜省级绿色园区,绿色发展动能强劲。
配液、检测、灌装……走进位于华林经济开发区的溢通环保生产车间,一条条智能化、自动化的柴油尾气处理液生产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
柴油尾气处理液俗称车用尿素,可将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实现安全排放目的。成立于2012年的溢通环保,是一家专业生产车用尿素及配套加注设备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相继建设七大制造中心,年产车用尿素50万吨。“获评绿色工厂是荣誉,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溢通环保总裁夏朝勇表示,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智能化节能设备、太阳能的循环利用及全流程清洁生产体系,实现生产效率与环保效益的双提升。今后,企业将持续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打造行业绿色标杆。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代表着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先进水平。其评价标准涵盖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五大维度,要求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实现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
近年来,城厢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建绿色工厂为抓手,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赋能、示范带动等举措,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该区以华林经济开发区和太湖工业园区为重点,推动企业厂房绿色化,力求实现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区工信部门强化政策服务,提前进行政策摸底,主动对接企业,帮助企业解读申报标准与流程,认真指导准备申报材料,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极大地提升企业参与绿色工厂创建的积极性。
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的才子服饰,从生产流程优化、能源管理到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注重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绿色发展,树立了服装行业绿色发展的标杆。国家级绿色工厂华源工贸则在厂房建设和生产运营中,充分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该公司屋面光伏项目创新采用“屋顶光伏+储能”模式,清洁能源使用率达25%,年节约电费超200万元,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也为清洁能源利用做出了示范。
华林经济开发区是莆田五大经济开发区之一,前身为华林工业园区,2006年3月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用地面积798.7公顷,目前共有各类企业458家,其中规上企业88家。该园区以循环化园区建设为抓手,通过构建企业间资源高效共享与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打造出上下游联动、循环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的创建,不仅助力企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为全区产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大动力。”城厢区工信局局长陈旭清表示,持续完善绿色制造培育体系,采取“一企一策”精准化指导模式,强化服务保障,推动更多企业参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为建设“和美莆田 共同富裕”首善之区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