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闽江学院国际数字经济学院实践队走进武夷山五夫镇、福清市东张宋窑遗址等地,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与创意共创等形式,开展专项社会实践。
作为朱熹成长与讲学的重要活动地,五夫镇拥有丰富的朱子文化资源。“格物武夷·知行致远”实践队以“文化激活”为主线,在前期调研中深入探访紫阳楼、兴贤古街、朱文公庙地标性遗存,从生态观念、教育思想到社会治理理
讲解员为实践队成员介绍朱子手植古樟故事
实践队与当地政府开展的交流会
“黑白辉映·瓷韵流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研专项实践队前往福清市东张宋窑遗址,开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与转化创新为主线的专项实践活动。
林秀光老师为直播间网友讲解黑釉瓷历史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秀光老师手持黑釉瓷碎片,从选土、炼泥、拉坯、施釉到入窑烧制,为实践队成员系统讲解了东张黑釉瓷的烧制流程,着重指出其“以火见真”的技术精髓,强调黑釉瓷烧制的关键在于温度与火候的精准把控。此次面对面接触技艺本身,使他们对传统非遗技艺的复杂性与创造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实践队在宋窑研究中心内设立直播点位,林秀光老师围绕“东张黑釉瓷的历史沿革、工艺流程、文化价值”三方面展开系统介绍。直播过程中由两名实践队成员担任讲解员,并实时回应观众提问,拉近非遗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路径,非遗技艺从“展馆”走向“云端”,进入更多年轻受众的视野,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地方非遗技艺的现实语境,推动跨专业协同创新,探索“调研+传播+设计+孵化”一体化实践模式。通过青年力量赋能非遗活化,用当代表达传承千年技艺,让更多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图片来源:闽江学院国际数字经济学院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