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首个聚焦无堂食外卖全链条服务的团体标准在重庆落地,从准入门槛、场所要求、加工制作、包装配送等六大环节构建起全链条监管体系。
商家提供外卖餐饮服务主要有两种模式。可堂食外卖一般有沿街经营的店铺,卫生设施比较齐全,日常接受市场监管部门巡检和社会监督。无堂食外卖往往藏身居民楼、作坊区等,规模小、设施较为简陋,加之消费者“目所不能及”,容易滋生食品安全问题。由于相关标准缺失,无堂食外卖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对此,重庆出台相关规范,填补监管空白,引导无堂食外卖商家规范发展,是与时俱进探索监管创新的有效之举。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关部门应当以数字技术赋能提升监管质效。比如,要求平台方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智能监测模型,对商户经营行为精准画像和风险预警;让无堂食外卖商家安装“明厨亮灶”实时监控系统,并将画面接入平台页面弹窗,方便执法人员和消费者随时查看监督;开展规范化培训,建立外卖员“吹哨人”队伍,让他们参与外卖食安监督,从而使监管延伸出无数的触角。唯有形成共治格局,方能扫除网络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