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资讯
标题图
科技赋能!福建师范大学实践队探索罗源振兴新实践
2025-07-07 16:50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7月4日至5日,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化育乡兴”实践队赴罗源沙蚕科技小院和罗源香稻科技小院,解码科技赋能海洋养殖与农业发展的创新实践。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触摸到科技小院“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核心价值:沙蚕小院以“驻点服务 + 应急响应”精准破解产业痛点,香稻小院则借力“品种创新 + 加工增值”持续拉伸产业链条。


在沙蚕科技小院,队员在驻院研究生带领下,到养殖示范基地探究“模拟潮汐灌溉”系统运行原理。实践队观察到,小院团队通过优化饵料配方、革新益生菌投放技术,让夏季沙蚕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


IMG_1714.jpg


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养殖收益,也为鲎保护提供了关键支持。沙蚕小院以技术突破打通“蓝海链”,不仅提升了养殖效益,更保障了珍稀物种繁育的饵料安全,为渔民开辟了可持续的致富新航道。


在香稻科技小院,队员们紧随责任专家脚步,系统学习核心技术,深入再生稻试验田对比优选品种特性,并与研究人员展开深度交流。田间地头,队员们捕捉到专家强调的稳产高产“密码”:精准施肥、关键期水层管理。更令队员振奋的是,小院团队通过“从选种到收获”的全周期实地指导,助力合作农场实现显著增产,科技赋能的实效在沉甸甸的稻穗上得到生动印证。


队员郑怡彬在调研日记中感言:“老农手中那本标注着关键农事的‘再生稻生长日历’,正是‘把技术装进农民口袋’最朴实的注脚。”香稻小院通过品种选育与精深加工延伸“黄金链”,让优质稻米身价倍增,有效带动了粮农增收。


16.jpg


据悉,实践队将整合调研成果,针对沙蚕养殖尾水治理、香稻品牌建设等问题形成建议报告,为深化校地合作、优化科技服务提供参考。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