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研修项目在泉收官
13国法律精英考察泉州法治建设与产业创新
7月2日至7月5日,第四期“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研修项目学员来泉参访,巴基斯坦、毛里塔尼亚、马尔代夫、柬埔寨等13个国家负责“一带一路”法律事务的官员20余人走进法务区、民营企业、世遗景点等地,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入交流,全方位领略泉州法治建设、产业创新及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研修班成员在海丝中央法务区泉州片区参观
来到海丝中央法务区泉州片区,学员们见证泉州完善优化涉外法律服务的创新实践。位于一楼大厅的泉州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其涉外法律咨询专门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国际贸易、跨国投资、海外并购、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仲裁与诉讼等涉外法律服务。“安全、高效、便利。”来自老挝外交部条法司的本提达·因塔班迪高度评价法务区,她认为法务区的功能非常丰富,且实现了智能化,人们可以快速检索到法律相关信息和实践案例,在网上参与案件的办理,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员工在这里集中办公,便于人们办理相关业务及解决相关经济纠纷。“在这里我看到了法律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很有帮助。”因塔班迪表示。
学员们走进匹克集团,感受泉州产业创新的强劲脉搏。在展厅内,当看到塞尔维亚运动员身披泉州体育品牌战袍登上世界体育赛场的合照时,塞尔维亚司法部顾问斯蒂芬·米洛舍维奇激动地说:“没想到在这里也能看到我们国家的运动员!”学员们详细了解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国际市场拓展方面的成果,对匹克集团在推动泉州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的引领作用表示赞叹。“泉州的运动品牌非常棒,不仅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上不断创新,还通过国际合作拓展了全球市场。塞尔维亚人非常热爱运动,我想泉州的体育产品在我国会很受欢迎!”米洛舍维奇说。
结业仪式上,学员代表分享了此次研修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此次研修项目让我对中国法治建设和产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白俄罗斯国家海关委员会国际法律管理局首席督查马尔卡切夫斯卡娅·维克托丽娅表示,通过此次泉州之行,她深入了解了中国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创新与担当,泉州企业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让她看到了中国民营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据了解,“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研修项目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成果之一,该项目已于2019年、2023年和2024年成功举办三期,第四期项目于6月25日至7月5日在中国举办。(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范金林 林劲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