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 · 新福建新闻客户端 为纪念俄国文学巨匠安东·契诃夫诞辰165周年,俄罗斯国家级模范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发源地——莫斯科艺术剧院将携经典话剧《海鸥》开启首次中国巡演。作为世界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该剧将于8月22日至8月24日登陆厦门嘉庚剧院,为厦门的观众呈现现代戏剧诞生之初的震撼与革新。
百年经典首度来华,厦门站承载历史性意义
此次话剧《海鸥》中国巡演仅设三站,厦门作为重要的一站,不仅承载着中俄文化交流的深厚情谊,更因莫斯科艺术剧院与契诃夫戏剧的渊源而备受瞩目。1898年12月17日,《海鸥》正是在这所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共同创立的剧院首演成功,一举扭转了契诃夫1896年首演失败的局面,并奠定了现代戏剧的美学根基。
此次演出,由莫斯科艺术剧院艺术总监、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和俄罗斯国家奖获得者——康斯坦丁·哈宾斯基执导并亲率原班人马来华,这也是莫斯科艺术剧院《海鸥》首次登上中国舞台,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不言而喻。
从耻辱到荣耀:《海鸥》如何重塑戏剧史
《海鸥》是契诃夫于1896年创作的四幕喜剧,以俄罗斯乡间庄园为背景,通过四位青年主人公妮娜、特里波列夫、玛莎和谢苗的命运交织,揭露了理想与现实的撕裂、艺术与生活的冲突。首演时,剧作因“缺乏戏剧性”遭冷遇,直至莫斯科艺术剧院以“导演剧场”理念重构演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亲自执导并饰演特里果林,通过精准把控潜台词、沉默与节奏,打破传统表演范式,首创“第四堵墙”概念,让舞台生活如真实世界般自然流动。
这一革新不仅令《海鸥》成为现代戏剧的开山之作,更使契诃夫被誉为“天才剧作家”,不仅如此,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大幕更是以“海鸥”为荣,这一飞翔着的海鸥形象也成为了剧院的院徽。
斯坦尼体系摇篮:莫斯科艺术剧院的传奇地位
作为俄罗斯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莫斯科艺术剧院自1898年成立以来,始终屹立于世界戏剧之巅。其首创的“导演剧场”体系,强调集体创作与风格统一,彻底颠覆了欧洲以明星演员为中心的传统,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美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是世界上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最高的剧院之一,其历史建筑与演出传统共同构成俄罗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来华阵容堪称豪华:艺术总监康斯坦丁·哈宾斯基不仅是俄罗斯国家奖得主,更以《守日人》、《守夜人》等影视作品享誉国际;全团演员均来自莫斯科艺术剧院核心剧团,以原汁原味的斯坦尼体系诠释契诃夫笔下的复杂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