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6月30日讯(记者 林梓健 通讯员 喻柏菲)6月30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制冷站工艺管道及设备顺利完成安装,具备全面调试条件,预计7月底进入航站楼、交通中心等机场主体建筑的供冷联合调试工作,今年十月初实现供冷。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制冷站工程位于本期工程T1航站楼的西南侧,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作为机场能源中心功能核心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承担T1航站楼、交通中心及停车楼、地服配套用房、非基地航业务用房、轨道车站等区域的集中供冷服务,总供冷建筑面积达65万平方米,并同步预留了T2航站楼供冷设备安装所需条件。
厦门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较高,全年供冷时长可达9个月,机场用冷量大且需求受进出港人数和环境影响。制冷站工艺系统按照高效机房标准建设,创新选用8台制冷量为2400冷吨的冷水机组,配合3个内径22.5米、液位高度31.95米的水蓄冷罐,深度应用BIM+AR技术对系统设备和管综排布,进行多项降损优化、有效降低管道水损,并应用多个高效机房群控优化策略,将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协同优化控制,在有效保证了翔安国际机场制冷系统平稳高效运行的同时,为旅客提供舒适和宜人的室内环境,节能效益显著。高效机房全年综合能效EER能够达到5.24(常规机房综合能效为3.5),居国内先进水平,全年减碳量可折合7000余吨,节省运行电费约8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