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6月30日讯(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郭燕芹)“我妈妈现在一切安好,谢谢你们,让我们有生之年还能再相聚!”6月30日,精神障碍患者郑女士的女儿向莆田市民政局救助站工作人员发来了郑女士的居家日常照片。看着走失6年多的郑女士能重返家庭生活,工作人员们也欣慰不已。
2019年1月,郑女士因在万达广场附近偷拿面包,被市民报警举报,民警经现场问询、查验身份无果后,鉴于郑女士存在明显的精神障碍,便将其送至市慈康医院救治。
6年多来,市慈康医院持续对郑女士进行照料救治,期间其病情逐步稳定、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市救助站也长期联合公安部门,通过DNA采集比对、发布寻亲信息、人脸识别等各种方式,持续为其展开寻亲工作。
时间来到今年6月18日,市救助站借救助机构“开放日”活动契机,再次启动寻亲工作,邀请公安部门现场对寻亲不着人员统一进行人脸识别信息复核。随着大数据平台发展、数据库不断更新,现场果真查验出了一条关键身份信息线索。根据线索,市救助站迅速联络福清市救助站进行信息核实,最终确认该救助人员为福清市的走失人员郑某。
经两地救助部门协作,6月24日,郑女士的丈夫、女儿等亲人一起,来到莆田市慈康医院,将离家6年零5个月的郑女士接回了家。6月30日,在市救助站的回访电话中,郑女士的女儿告诉工作人员,当地村委会、民政部门已经在为郑某办理残疾证、五保户等救助手续,郑女士以后的生活除了有家人的陪伴,也将持续得到政府的温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