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南平>本地新闻
标题图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 政和县澄源乡:智慧农业赋能 “共富农场”
2025-06-20 21:53 政和融媒体中心





6月17日,在政和县澄源乡前山村楼下自然村,福建省政和县巨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龙须菜种植基地大棚内,龙须菜长势喜人,数名工人正在采摘;合作社的包装车间里,工人则在对刚采摘的龙须菜进行包装,放入冷库保存,等待发货。

“澄源乡海拔高,这里种的龙须菜口感好,更可口、清脆,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今年我们试种了25亩,主要销往广州、上海等地,现在刚开始采,一天大概采收500斤。”合作社负责人许清灶介绍,龙须菜在大棚内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摘四五年,目前价格每斤在5元左右,预计当年便可收回种植成本。

巨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主要生产高山马铃薯、小尖椒、花椰菜等产品,先后获评过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福建省“百佳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副食品调控基地等荣誉。响应县委提出的打造“共富农场”发展目标,澄源乡发挥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作用整合多方资源,依托巨峰合作社发展智慧农业,构建“合作社+农户”协同机制,延伸产业链,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目前我们通过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在前山、前村等村流转土地370多亩,连片打造龙须菜、高山土豆、杭椒等高山蔬菜现代智慧设施示范基地,助力农业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澄源乡党委政法委员、副乡长马绍水说。

在前村村打石凸自然村,巨峰合作社高山土豆基地的土豆已进入收获期,工人正在采收土豆。

“高山土豆种了100多亩,这两天天气很好,我们打算把它全部挖掉,然后再种上玉米,实现土地循环利用,提升土地肥力。”许清灶说,目前巨峰高山蔬菜智慧农场共吸纳103户周边村民入股合作社,收获期用工高峰一天要200多人,助力村民、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产业链增值分红等方式增收。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近年来澄源乡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因地制宜培植特色产业,按照“一统二引三聚合”乡村产业振兴机制,统筹资金、技术和服务等资源,积极协调解决制约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

“为满足农户种植的育苗需求,我们与县政协联手,通过‘板凳协商’活动,共筹集了资金130万元,完成了澄源乡13亩育苗大棚的建设。”马绍水表示,澄源乡还通过构建智慧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和设施大棚工厂化育苗中心,组建种植联合体,完善加工、配送、销售全产业链,推动高山区传统农业产业升级,让农民共享共富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澄源地理生态气候优势,通过乡村振兴公司批量流转土地,盘活闲置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水上经济、凉都经济,推动‘共富农场’真正实现共富。”澄源乡党委书记汤章良说。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