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七年深耕铸就漳州市残疾人大学生100%就业“金招牌”
2025-06-17 11:26 海峡导报

六月的漳州,热情与希望交织。6月8日至12日,2025年漳州市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嘉年华活动成功举办。这场由漳州市九大部门共同打造的盛会,不仅创下参与部门最多、规格最高的新纪录,更以六大创新板块精准发力,为112名应届残疾人大学生铺就通往职场的坚实桥梁,续写着漳州在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领域的非凡篇章。

图为嘉年华就业双选会成果汇报现场。

作为嘉年华活动高潮的就业双选会于6月12日上午正式启动。现场不仅设置了展示学员风采与活动成果的汇报环节,更汇聚了69家用人单位现场集中招聘。线上招聘会与全程网络直播带岗同步进行,打破了招聘与求职的时空限制。双选会现场气氛热烈,共有177名残疾人到场求职。得益于前期精准匹配和充分准备,现场达成就业意向比例高达70%。其中,参加现场招聘的26名残疾人大学生中有19人与企业初步“牵手”成功。

图为嘉年华就业双选会成果汇报会。

2025年应届毕业生吴泽涛坦言“参加这个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找到更合适的岗位。此次收获很大,看到了很多残疾人朋友的风采,也为将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样面临毕业焦虑的汤绍鹏表示“来这里主要是想锻炼自己的上台演讲能力,同时寻找合适的工作。毕业时很迷茫,残联提供的机会非常及时。”他们的心声,正是嘉年华活动价值最真实的注脚。漳州市残联表示,活动结束后将持续跟进服务,力促每一份意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

图为残疾人大学生与招聘单位交流就业意向。

就业双选会当天,全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现场会暨就业工作推进会在漳州同步召开。福建省残联组织各地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莅临就业双选会现场观摩学习。福建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赖勤学,漳州市政府副市长林少金亲临双选会现场指导,体现了省、市两级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特别是漳州经验模式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这标志着漳州七年磨一剑打造的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服务品牌,其示范效应正从一域走向全省。

漳州市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嘉年华品牌自2019年肇始,历经七年精耕细作,已从一项就业服务活动升华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自2020至2024年间,漳州市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总数达461人,稳居全省首位,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100%。这一近乎奇迹的“满分答卷”,是对“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理念的生动实践,其成熟的“嘉年华”经验模式为全省各地破解残疾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漳州方案”。

面对2025年应届残疾人大学生人数达历史峰值112人的挑战,漳州市提前布局、精准施策。本届嘉年华活动在九个部门的联动规划下,精心设计了岗位开发沙龙、职场训练营、岗位预对接、就业双选会、直播带岗和线上招聘会六大核心板块,系统性、前瞻性地形成了贯穿就业前、中、后期的完整服务链。

早在今年4月,漳州市残联便未雨绸缪,举办岗位开发沙龙。通过政策宣讲撬动企业责任、用工指导提升适配性、经验分享激发参与热情,成功动员74家用人单位,涵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优秀民企汇聚资源,提供残疾人大学生专岗和普岗达300个。其中,28家市属国企提供43个优质岗位,26个正编岗位,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岗位基础。

为期5天的职场训练营(6月8日-12日)是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课程设置极具针对性和时代感:从解读惠残政策的“定心丸”,到促进融合的团建破冰;从锤炼表达力的自我推荐辅导,到提升效率的AI应用实操;从塑造职业形象的礼仪培训,到调适心态的求职心理辅导,全方位提升求职学生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同时,组织训练营营员参观市残疾人作品展示厅、无障碍影视厅、漳州恒丽电子及开阔视野。训练营期间,市残疾特邀残疾人省级技能大师现身说法,点燃学员的职业梦想。期间嵌入的岗位预对接环节,让参训学员与企业HR面对面沟通意向,大大提升了后续双选会效率。

持续创新的服务举措,催生出令人振奋的“漳州成效”。据统计,本次嘉年华吸引参会企业74家,较首届增长164%,行业覆盖领域从传统制造扩展至人工智能、生态农业、大健康等新兴赛道,充分展现市场对残疾人才价值的深度认可。

从政策护航到社会聚力,漳州正以系统思维编织一张全要素支持的就业服务网络。当残疾人大学生在嘉年华现场与企业代表热烈交流,当求职意向收获用人单位的“许可认证”——这一切,都印证着在漳州这片热土上,“有爱无碍”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正在蓬勃生长的现实,更彰显了漳州这座城市的人文温度与制度力量,为全省乃至全国促进残疾人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范本。随着后续跟踪服务的深入推进,漳州必将继续书写残疾人大学生从“能就业”迈向“好就业”、“就好业”的崭新篇章。残疾人大学生的职业春天,已然在创新与实干交织的暖风中,绽放出无限希望。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