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6月10日讯(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张慧颖)记者从秀屿区海洋与渔业局获悉,该区《探索蓝碳开发及价值实现机制》做法入选福建省“一县一特色”专项改革第二批项目清单,为全市唯一。这一成果标志着秀屿区在蓝碳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迈出新步伐,也为助力乡村振兴,增加沿海村集体收入蹚出一条新路。
近年来,秀屿区立足自身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号召,在蓝碳开发与价值实现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早在2022年,秀屿区便实现了全国首例双壳贝类碳汇交易,为蓝碳市场化交易开辟了先河。此后,当地持续发力,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校,深入开展碳测量、碳足迹等研究合作,不断夯实蓝碳开发的技术基础。目前,已完成碳汇交易20笔,交易额110.8万元。
在产业实践中,秀屿区依托南日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大力发展碳汇渔业。通过扩大花蛤、鲍鱼、牡蛎等固碳品种的养殖规模,实施龙须菜、海带轮养模式,有效提高了海洋固碳增汇水平。同时,积极推进海洋碳汇交易市场建设,推动林蚝公司利用碳汇质押贷款20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据悉,福建省“一县一特色”专项改革旨在鼓励各县(市、区)立足本地实际,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改革探索,推动全省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此次《探索蓝碳开发及价值实现机制》入选省级专项改革项目清单,将为秀屿区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进一步推动蓝碳产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