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上翔安大桥
一一纪念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
洪英士
在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里,
我走上了翔安大桥,
看海天一色,云雾缭绕,
眼前出现的琼楼玉宇,
不是梦幻的海市蜃楼,
是翔安新区发展的新貌。
刹那间,心底的思绪,
似桥下的波涛,
时而澎湃,时而翻跳。
翔安大桥啊,
你是翔安新区二十载蜕变的新地标,
一头系着经济特区往日的辉煌,
一头连着今朝发展的荣耀。
我走上翔安大桥,
深深地触摸到,
桥隧时代建设的脉动和心跳!
回首全国首座跨海大桥,
那是特区十岁生日的厚礼和自豪宣告!
那海沧大桥,
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跨海悬索桥。
似长虹卧波,直插云霄,
拉动了全国最大台商投资区飞速奔跑,
为厦门带来丰厚回报。
重新确立了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目标,
集美、杏林大桥相继通车,
让大厦门发展大步跨出了本岛!
翔安隧道、厦漳大桥,
把经济特区辐射功能大幅提高。
翔安大桥、海沧隧道,
一环数片,众星拱月,海在城中,城在海中,
厦门已把国际性海湾型城市打造!
我走上翔安大桥
回首经济特区初创的岁月,
一声开山巨炮,
让特区建设的熊熊烈火炽热地燃烧,
筚路蓝缕,胼手胝足,
国际机场、程控电话、引水工程,从无到有,逐一建造。
总设计师再次挥笔,
把经济特区扩大到整个鹭島,
特区的活力,顿时迸发,
如湧泉四处喷射、腾冒。
远见卓识,集智筹谋,
制订了十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
航空公司,远洋码头、筼筜治理重磅出招!
难忘啊!
九十年代伊始,
双轮驱动,
工业园区精心打造,
招商引资,扩大开放,涌如春潮。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
厦禾路开启新貌,
以地养城,产城融合,
开拓了投融资的全新渠道。
美若仙境的环岛路,
碧波与白沙亲吻,
人们与大海拥抱,
把大海和沙滩留给人民,
是厦门真爱的写照。
筼筜湖的彻底整治,
让花园城市的容颜更加俊俏。
藏海于楼的会展中心,
使全世界现代服务在此展示奇妙。
航空工业基地,
助力特区航空产业展翅云霄。
转机建制,
让国有企业重焕生机,
创新了国有经济管理的智慧法宝!
火炬园区,部市联合,一区多园,
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一路领跑!
以港立市,三港齐建,
让“厦庇五洲客,门泊万里船”的诗意,
在新时代重塑再造。
区域合作,功能打造,
让中心城市建设,
在我国东南沿海做强登高!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硬,
城市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树杆立标。
起步的艰难,探索的迷茫,
义无反顾的执着,
铸就了辉煌业绩,
留下了珍贵的发展之道!
我走上翔安大桥,
往事如烟,岁月如潮!
特区人勇往直前,
改革开放的信念,坚如磐石,永不动摇!
你可曾忆起,
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再次定位,
夯实了厦门特色的国家级中心城市的根基,无比坚牢,
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让经济特区的旗帜,
在祖国蓝天里獵獵高飘。
东西海域的整治,迅速拓展,空间广袤,
“白加黑”的拼搏,
彰显了特区人爱拼会赢的精神风貌!
工业集中区,助力环海湾区产业实力迅猛出鞘,
自由贸易区,让特区政策优势再领风骚;
总部经济,汇聚八方产业精英,齐集大佬;
两岸金融中心,
使金融服务成效显著,光芒闪耀。
同发展工程、金包银举措,
振兴乡村经济,
让美丽田野奏响充满希望、.洋溢丰收的歌谣。
园博苑、快速公交,
还有惠及全民的医保,
全市布局的医院学校,
让人们生活富足,岁月安宁美好。
特区发展的步伐,坚定有力,意气风发,
令无数追梦者,心驰神往,为之倾倒!
我走上了翔安大桥,
远眺隔海的台湾宝岛,
心中涌起余光中的乡愁,
牵挂着血脉相连的同胞!
正因这份共同的牵挂,
厦门经济特区应时来到,
正因这份深情,
特区人用心把两岸共同家园打造。
主动拆除藩篱,
让分离的亲人,在泪水与欢笑中紧紧拥抱,
设立三大台商投资区,
与台胞共寻发展的坦荡大道。
推动两门对开,
让两岸交流,便捷直达,无需远绕。
设立小额贸易市场,
让台湾产品在大陆畅行直销,
开辟两岸船舶直航,
让物流活络,经贸活跃,往来如潮。
设立两岸金融中心,
让厦门成为台湾金融机构登陆的前沿“桥头堡”。
建立海峡论坛,
让各方思想碰撞,观点抒表。
一切为了中华振兴,不再受列强霸凌和欺盗!
所有的付出,
都是为了百姓幸福,民族尊严,家国昌盛富饶!
祖国统一,不可阻挠!
我走上翔安大桥,
领袖的嘱托在耳边萦绕,
高颜值、高素质、高质量发展,
是厦门新征程的使命号召,
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国家级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
是时代的召唤,
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道!
于是,
千亿产业链、金砖创新工业基地、翔安新城、海洋科学城拔地而起,一展风骚,
地铁轻轨纵横,
山海步道蜿蜒,
出行自在逍遥。
厦门拥有了星辰大海,
收获了举世瞩目的自豪!
我走在翔安大桥,
深切体会奋斗的不易,改革的风险,创业的辛劳。
真爱厦门、真懂厦门、真抓实干建设厦门,
坚信厦门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荣耀,
永远是祖国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