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莆田
标题图
城厢:终本案件不“沉睡”,29年旧案终执结
2025-05-23 15:17 福建日报客户端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5月23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林龙飞 张玲玲)“29年了!我本来都已经放弃了,真没想到这笔钱还能要回来!”当郑某在收到执行款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场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执行拉锯战,在城厢法院执行干警的执着追索下,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1996年2月,陈某向郑某借款52000元,并约定相关利息、期限。后因陈某拒不偿还本息成讼,城厢法院判决陈某履行支付义务。然而,判决生效后,陈某不仅拒不履行,还玩起了“躲猫猫”--更换手机号、搬离登记住址,名下甚至没有一分财产,致使执行法官多次查控均无功而返。

面对“人财两空”的执行困境,法院穷尽所有执行措施后,因确无可供执行财产,该案不得不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暂时按下“暂停键”。

29年来,尽管岁月更迭、法院迁址、承办人更替,但案件的执行工作从未间断,城厢法院通过建立终本案件动态管理机制,执行法官定期启动财产查控。

不久前,该案迎来重大转机。4月30日,根据执行悬赏举报线索,执行法官在一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将陈某堵个正着。“要钱没有,你们爱怎么着怎么着!”面对突然出现的执行干警,陈某摆出一副无赖嘴脸。对此,执行法官一方面当场宣布司法拘留决定,并同步联系其子女进行法治教育,陈明利害关系。

面对即将被移送拘留的强大威慑,陈某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其家属立即筹措资金,在3天内一次性全额履行。

该案是城厢法院“终本清仓”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城厢法院打响终本出清“攻坚战”,减负释压执行积案“历史包袱”,通过建立终本台账,采取执行悬赏、司法拘留等举措,成功恢复执行终本案件1811件,执行到位金额3.22亿元,真正让“法律白条”变成“真金白银”。

“案件终本,不代表案件就此完结,而是转为常态化管理状态,随时可以重启。”城厢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如我在执”理念,全力推进“终本清仓”攻坚行动,保持执行高压态势,确保胜诉当事人权益“颗粒归仓”,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