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5月22日讯(记者 吴婧颖 通讯员 郑毓杰 陈雅婷)近日,随着第一波高温雷雨天气到来,厦门地区用电负荷开始大范围波动,日最高负荷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就从500万千瓦涨到了620万千瓦,以往这时候都是低频减载装置策略调节最困难的季节。
电网频率是电力系统的“心跳”,需严格控制在50Hz附近。低频减载则如同电力系统的“紧急逃生通道”,是抵御系统性崩溃的最后屏障。
过去,要实现低频减载,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电网运行情况复杂多变,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电力负荷特性差异较大,难以精准预测负荷变化;另一方面,分布式电源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电网的功率平衡更加复杂,增加了低频减载实施的难度。
“如果切负荷量过多,会对用户用电造成较大影响。而切负荷量不足,又无法有效保障电网频率稳定。”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方式计划与无功电压技术中级师陈晶深有感触。
如今,随着低频减载智能管控功能的正式上线,这种两难局面迎刃而解。这位“AI助手”能够实时监测电网频率、功率等关键参数,利用智能算法动态调整低频减载策略,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分析数万条馈线的优先级、负荷方向,10分钟就能完成原本人工好几个小时的操作,将切负荷量始终稳定在100%~105%的“黄金区间”,既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又最大程度减少了对用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