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民
营养周
2025年全民营养周即将在5月的第3周拉开帷幕,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旨在深入推进营养健康科普宣传和人群营养干预,持续营造全民关注、重视营养,熟练、掌握营养知识技能的良好氛围。
1、吃动平衡是什么?
吃动平衡,简单来说就是“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无论是主食、肉类、蔬菜水果,还是零食饮料,都含有能量。而身体在基础代谢(维持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日常活动(走路、做家务)、运动锻炼等过程中,会消耗能量。当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相等时,身体就能保持平衡状态;一旦摄入过多或消耗过少,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反之,若能量消耗过多,体重则会下降。因此只有保持吃动平衡,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预防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2、如何判断吃动平衡和健康体重
体重变化是判断一段时期内能量平衡与否最简便易行的指标,也是判断吃动是否平衡的指标。目前常用的判断健康体重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ody massindex,BMI),它的计算方法是用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我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的BMI应在18.5~23.9kg/m2(表1),65岁以上老年人的适宜体重和BMI应该略高(20~26.9kg/m2)。
家里准备一个体重秤,经常称一下早晨空腹时的体重。注意体重变化,随时调整吃与动的平衡。
3、每天应吃多少
一般而言,一个人一天吃多少量食物是根据能量需要而计算出来的,故一天吃多少以食物供给是否满足一天能量需要为衡量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我国成年人(18-49岁)低身体活动水平者能量需要量男性18-29岁为2150kcal/d,30-49岁为2050kcal/d,女性18-49岁为1700kcal/d。
4、如何做到食不过量
5、身体活动量多少为宜
通常身体活动量应占总能量消耗的15%以上。推荐的成年人身体活动量见下表。
6、如何达到身体活动量
除了日常身体活动如家务活动、职业性身体活动、交通往来活动外,应加强主动性运动。主动性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力量运动)、柔韧性运动和平衡协调类运动。运动时应兼顾不同类型的运动。
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将运动列入每天的时间表,培养运动意识和习惯,有计划安排运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达到每周建议量。
7、核心推荐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
◇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每周2~3天。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你可能还喜欢
信息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编排:苏晓洁
一审:吴夏冰 二审:阮琳钧 三审:谢晨艳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