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感知民生的“末梢神经”,亦是传递温暖的“第一窗口”。在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浪潮中,福州市马尾区罗星街道培英社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将刚性治理的力度与柔性服务的温度深度融合,精心打造“温情培英”党建品牌,走出一条从“管理本位”向“服务共融”转变的基层善治之路。
红色业委会聚民心,筑牢温情治理“主心骨”
在“温情培英”的基层治理实践中,红色业主委员会成为凝聚民心、推动社区发展的关键力量。培英社区紧紧围绕红色业主委员会这一核心纽带,全力汇聚各方治理合力,筑牢基层治理的坚实根基。
在凯兴花园、尚锦小区、新天地等无物业小区,社区创新性搭建起“党建引领 + 居民自治”双轮驱动机制。由李俊明、林国贵等一批党员骨干牵头组建的红色业主委员会,成功打造出“议事协商—问题认领—监督反馈”的闭环治理模式,将党组织的影响力延伸至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基层治理无死角。
2023年李俊明参与"红色接力"行动,为小区红色业主委员会补选征集民意。
凯兴花园的红色业主委员会核心成员,76岁高龄的退休党员李俊明,是坚守初心的典范。2023年,小区红色业主委员会面临新老交替的重要节点,他主动投身“红色接力”行动。连续7天不辞辛劳地逐户走访,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全力协助社区组织7场专题协商会。在新委员补选工作中,他创新采用“楼栋代表推荐 +全体业主票决”的方式,确保补选工作公开、公正、公平,顺利完成新委员的补选,有力保障了小区治理工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居民们由衷赞叹:“有李老在,咱们的小区永远充满活力,让人安心!”
而在尚锦小区,平均年龄70岁的银发志愿者队同样是社区治理的中流砥柱,堪称小区治理的“移动前哨”。面对小区存在的不文明养犬难题,他们别出心裁地推出“分时包干 + 柔性劝导”机制。通过楼栋值守、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举办专业知识讲座等多元化方式,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情化解矛盾,成功实现违规养犬现象动态清零,让小区环境更加和谐有序。台风期间,他们顶风冒雨巡查,及时处理高空坠物隐患,坚守在积水点奋力疏通,不眠不休,用实际行动保障了小区254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小区居民织就了一张坚不可摧的温暖防护网。
在红色业主委员会和银发志愿者队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培英社区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成功解决电梯加装、停车位改造、广场修建等20余项民生难题。如今,“有事找红色业主委员会”已深深扎根于居民心中,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有事一同协商解决,已然成为社区的新风尚。
暖心关怀润民生,织密特殊群体“服务网”
特殊群体的冷暖,最能检验基层治理的精度与温度。培英社区深谙此道,始终将特殊群体的关怀服务作为“温情培英”品牌的重要内核,立足“一老一小一困”需求,通过构建系统化、精细化的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治理承诺。
培英社区工作人员与共建单位医务人员向辖区老人提供“送医上门”服务。
在为老服务领域,通过常态健康守护、精准服务跟进、节日文化浸润三个维度,构建起覆盖全周期、多层次的银龄关爱网络。社区建立“健康守护档案”,实时跟踪老年人健康状况,联合共建医疗机构开展“送药上门”“送医上门”“社区巡诊”等服务;组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帮扶敲门行动;对特殊老人实施“家庭式”定期探访,提供暖心陪伴服务。在中秋节、拗九节等传统节日,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文化、慰问活动,通过赠送长寿面、拗九粥等传统美食传递温暖,从多个方面构建起精准化的银龄照护服务体系。
2024年培英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开展六一"党心连童心"活动。
去年六一,45户特殊儿童家庭在党员志愿者的陪伴下,参与“心心点灯”关爱行动,这是社区创新推出的服务项目。活动现场,孩子们捏彩泥、弹钢琴,欢声笑语不断。这些曾被视作“来自孤独星球”的孩子,在社区联动马尾区政协、罗星街道党工委等单位的关怀下,通过物资捐赠、暖心陪伴等服务,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自闭症儿童母亲陈女士感慨:“过去觉得孩子孤立无援,现在这么多人伸出援手,真的很感动。”
2023年,尚锦小区的郭女士深陷丧偶、疾病与子女教育的多重困境。培英社区党委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启动帮扶机制:协助办理临时救助与低保申请,联动市人大代表及企业家解决孩子学业难题,发动爱心企业提供生活物资,并组织居民开展爱心捐助。“社区就像一双温暖有力的手,总能在我最艰难时稳稳托住。”郭女士哽咽道。
破困革新优治理,打造温情服务“新样板”
在城市的发展脉络中,社区作为关键的基层单元,承载着众多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老旧小区星罗棋布,民生事务千头万绪,管理难度犹如一座高耸的山峰横亘在前,这对培英社区的基层治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挑战,传统粗放的治理模式显然已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实现向现代精细化模式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为精准把握居民诉求,2024年,培英社区开启了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民意征集之旅。通过线上搭建专属平台,设置意见反馈板块,线下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大街小巷、走进家家户户,双管齐下,共收集到居民意见370余条。这些来自居民内心深处的声音,清晰地勾勒出他们对物业化管理的强烈渴望与具体需求。
基于此,培英社区迅速行动,联动业主委员会、红色业主委员会,共同搭建起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共治平台。在引入宏三物业的过程中,每一步都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从最初的意向沟通,到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依法完成业主确认书签署等关键程序,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充分保障居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为了让专业物业管理与居民自治监督的权责边界清晰明了,社区精心组织了20余场专题座谈会。在座谈会上,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代表、业主代表围坐一堂,就小区的日常管理、设施维护、安全保障等问题各抒己见,经过一次次的思想碰撞,最终达成共识。
培英社区牵头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建单位围绕小区治理难点痛点开展专题协商会。
如今,在培英社区,“片区联动议事—专业物业执行—红色业委会监督”的生态治理链正高效有序地运转着。片区内居民遇到问题,可通过联动议事机制及时反馈;专业物业接到任务后迅速响应,凭借专业技能高效执行;红色业委会则全程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公正、公平、公开。曾经困扰居民的停车难、环境差等复杂难题迎刃而解,社区环境焕然一新,邻里关系愈发和谐。楼栋长胡佩莉感慨道:“以前大家各顾各的,小区里问题不断。现在好了,有了这个治理链,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守护家园!” 这质朴的话语,正是社区治理创新成果的生动注脚,洋溢着浓厚的民生温度,见证着培英社区从困境走向蝶变的不凡历程。
培英社区以红色业主委员会凝聚治理合力,用暖心服务编织民生幸福网,借片区联动共绘共享共治同心圆,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