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界
标题图
银顶上的年轻人|种猪场蹲点采访日记(五)
2025-05-11 22:29 福建日报 原创

20250510-0K0A3826.jpg

▲26岁的冯咨翔在猪舍里直播。

511日,雨后的银顶有些冷。猪舍排出的气味随着风向,不时飘散至员工生活区。

“臭味吸引了附近的苍蝇,繁殖很快,怎么都杀不完。”银顶2号场场长张方前无奈地说。

32岁的张方前在猪养殖行业干了近十年,银顶是他工作的第四个猪场。完整经历了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的前后,张方前深有感触,“在这之前,国内养猪场管理比较粗放。在这之后,猪场的工作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更严苛的封闭环境、更科学的现场管理。这就要求养猪人不止要能吃苦,还得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更要耐得住寂寞、认真踏实。”

分场现有23名员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一大半。放眼整个银顶猪场,百余名猪舍员工里,年轻人占大多数,大都学的动物医学专业、几乎都出生在农村

猪场工作并不太累——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都被自动化设备替代,场里管吃住也容易攒钱——在大山里想点个外卖都没有,但日复一日的封闭生活仍然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被员工们戏称为“坐牢”。因为生物安全防护的需要,员工们一般3个月才有一次12天休假。

“休假踏出场区大门的那一刻,爽!”年轻人们异口同声地表示。

休假时,刘培会报复性消费,购物、聚会、cosplay23岁的她染着一头金色长发,上一次还是粉红色。还在学校时,刘培在校招现场遇见一位短发的女场长,“感觉特别帅气”。刚入职不久,她就被提拔为副主管,“我还想到更高的山顶上看看”。

但像刘培一样拥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年轻养猪人并不多。

“跟人打交道比较麻烦,不如跟猪打交道。”21岁的周珺琪一边说,一边盯着配怀舍里的母猪们。去年底,就读于四川一所农业技术职业学院的她来到银顶实习,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并跟一同来此实习的男同学谈起了恋爱,下班后时常在山顶一起看夕阳。

今年2月,两位年轻人第一次休假,忽然发现“这个世界好热闹!外面的空气都是香的!”他俩一起去厦门旅行,第一次见到海,疯狂地吃、玩,回到场里时,接连几天有些不适应,“落差很大”。

一些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联系上冯咨翔,想来猪场打工,体验养猪生活,其中不乏名校的硕士、博士。

“他们对养猪有点好奇,也厌烦城市的人际纷扰,但尝试一段时间都离开了。因为封闭导致跟家人的长时间分离,很多人都会考虑换个工作。”小冯说,“中国也好外国也好,养猪的自动化设备还是无法完全替代人力。如何把人留住,是个大问题。

今年春节,小冯如往年一样呆在猪场过年。除夕夜,员工们聚餐,两位实习女生第一次在外过年,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扒着年夜饭,令小冯和场长们有些手足无措。

跟员工们一样,“猪二代”小冯只靠自己的工资养家。他最近刚结婚,经济上并不宽裕,“这也是所有基层年轻人的处境。只有在猪场刷上几个月的猪圈,你才能真正明白他们。”

踏入猪场开启内部创业,是小冯的主动选择。而对于场里其他的年轻养猪人来说,先就业、再择业不失为一种稳妥的选择。虽然出生农村,他们大都也只在小时候喂过猪。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和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城里混不好,就回家养猪”已经不再可能。


20250510-0G6A2441-已增强-降噪.jpg

▲22岁的邱雪在分娩舍里工作。


20250510-0G6A2527-已增强-降噪.jpg

22岁的苏艺玲给小猪数乳头。


20250510-0G6A2459-已增强-降噪.jpg

▲21岁的吴荣斌在分娩舍里查看数据。


YDZ_8446.jpg

23岁的刘培抱起一只患病的猪仔。


20250510-0G6A2797-已增强-降噪.jpg

34岁的涂嘉烽在配怀舍里驱赶公猪查情。


20250510-0G6A3057-已增强-降噪.jpg

22岁的周珺琪在配怀舍工作。


20250511-0G6A4287-已增强-降噪.jpg

吴荣斌(左)与苏艺玲是一对情侣,相识于猪场。


20250511-0G6A3764-已增强-降噪.jpg

很多年轻员工和实习生刚入职,并不认识小冯,都是年轻人,大家很快熟悉。


20250511-0G6A4491-已增强-降噪.jpg

每月一次员工们聚餐,场长张方前(右)与大家合影。


20250511-0K0A4002-已增强-降噪.jpg

员工聚餐时,年轻员工用电视播放《海绵宝宝》节目。


20250510-0G6A2388.jpg

▲淋浴室外,等待入场上班的年轻员工们


20250509-0G6A2348.jpg

下班后,年轻人们在餐厅里唱卡拉OK。


21421746970839_.pic_hd.jpg

周珺琪(右)和男友田忆农一起看晚霞。


20250511-0K0A4209-已增强-降噪.jpg

晚饭后,年轻人在宿舍里打游戏。


延伸阅读:

猪猪们,我们来了|种猪场蹲点采访日记(一)

《猪,想要见你不容易|种猪场蹲点采访日记(二)》

《“海归”猪倌小冯|种猪场蹲点采访日记(三)》

“我是一名中国科学家”|种猪场蹲点采访日记(四)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