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再也藏不住了!福建竟然也产黄茶?!
2025-05-09 09:41 茶道CN

如果我告诉你——其实,福建也产黄茶,你一定觉得小编为了赚流量也太没节操了吧!


图片


湖南、四川、湖北、安徽、浙江、广东人也都坐不住了——WTF!青(乌龙)、红、白、花、绿,你们福建都有这么多好茶了,黄茶也要“抢”?!


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啥是黄茶?/


稍安勿躁!先来听听著名茶学家陈椽先生(PS:祖籍惠安,是咱厝人)怎么说。

1979年,他在《茶叶的分类与理论》(《茶业通报》)一文中首次提出“六大茶类分类法”。


图片


图片


关于黄茶,他说:“是经过闷黄过程,与绿茶不同,过去错看为绿茶,其实属黄茶类。”

“黄茶品质特点是黄色黄汤,要求绿色消失,黄色显出……这个茶类的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

按他的归类,闷黄这道核心工序也并非现今常见的流程——在揉捻之后,而是有3种制法,每种制法还对应不同的茶品:


图片


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图片

(右然 绘)


/福建黄茶也曾YYDS!/


那么,重点来了!

陈老还专门提到:“福建崇安茶场的黄茶,制法和品质都与一般黄茶不同。”另外,在文中所附的《茶叶分类表》中他还特地cue一下“崇安莲芯”!

你没看错!“崇安”就是今天的武夷山!

据陈老分类,崇安莲芯属“毛火后堆积闷黄”。


图片

上世纪90年代武夷山旧影(图源: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在与温州(苍南)接壤的福鼎,不仅产白茶、红茶,也产黄茶。让人意外的是,其产制历史竟比红茶更早。因其汤色带黄,滋味略涩,故又称“黄汤”。

从名字来看,它几乎就是浙江著名黄茶“平阳黄汤”的OEM。它以福鼎大白茶或福鼎菜茶为原材料,具“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特点。


图片

制作平阳黄汤(图源:平阳三农)


这还不够!据史载,1937年,福鼎生产的黄茶主要运往福州、上海乃至海外,年出口量959,000斤(约480吨),出口额95,500元。


/北苑贡茶是“初代”黄茶?/


茶界普遍认为,按六大茶类分类法,唐宋团饼茶属蒸青绿茶。

其实不然。产于福建建州(今属南平市)的北苑贡茶乃大宋头号“国茶”。《东溪试茶录》《品茶要录》《宣和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等几部重要茶学典籍中,都提到“压黄”“榨茶”(“茶既熟谓茶黄”)“过黄”等制茶工序。


1746754338888.png


《凤茶》团体标准起草人张陈勇认为,这些工序若运用现代黄茶制作技术来诠释,皆隐隐相合。

他还从家乡屏南茶文化的历史脉络中发现黄茶的蛛丝马迹。

屏南系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从古田县析出,而古田又曾隶属福州。唐时,“福州贡蜡面茶……今古田、长溪近建宁界,亦能采造……”地理位置上,“古田、长溪近建宁界”大致是屏南地界,因而屏南(古田)很可能是贡茶产区之一。


图片

屏南大章村高山茶园


另,唐·杨晔《膳夫经手录》中也有记载“福州正黄茶”(虽无法判定是否是黄茶,但绿茶与黄茶的界限很模糊)。

屏南县西、北又与北苑贡茶核心产区建瓯、政和山水相连,如今县辖区内岭下乡的富竹(苦竹)、谢坑、横坑等村落皆是昔日遗存。

为此,他大胆地提出:龙团凤饼很可能是原始黄茶,至少是“无黄茶之名,却有黄茶之实”。

明代徐㭿《鼓山寺施茶疏》 亦云:“采灵芽于鹫峰顶上,气靡蒙山。”屏南、古田皆地处鹫峰山脉,所产“灵芽”(黄茶?)品质比四川蒙山茶(蒙顶黄芽)好(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1746754442245.png

1746754468357.png

屏南农家茶


屏南民间流传的制茶技艺也能佐证。张陈勇说,农家用炒菜的土灶土锅杀青,经揉捻、炒干后,盖上锅盖,待次日清晨再出锅。这与前述的崇安莲芯制法大致相同。

当地还有清早“吃蛋茶”之俗。这种鸭蛋+茶+冰糖冲调的茶饮,堪称“乡土版”奶茶。“干农活前,都要吃蛋茶。若用不发酵的绿茶,长期空腹喝,肠胃迟早出问题。”


1746754520006.png


他还认为,“闷黄”似乎用“熻”更贴切。在福州话及闽东方言中,“熻”有“蒸、闷、焐”等含义。

他以当地有性系群体种菜茶“凤茶”为原料,结合宋元茶叶蒸制法与明清炒制法,结合现代科技,总结提出“蒸熻法”与“炒熻法”两种具屏南黄茶特色的加工技术。



1746754561142.png

左 “蒸熻法”制作屏南黄茶  右 经过蒸汽杀青的凤茶鲜叶呈黄绿色


去年3月,他牵头起草的《凤茶》团体标准(T/PNCX 0001)正式实施,填补了福建黄茶标准的空白。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