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福州
标题图
央视都来过!福州这个村彻底火了!
2025-05-08 11:27 福州晚报

“何须名苑看春风

一路山花不负侬

不久前

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的景致

在闽侯大湖猫山

海拔1200多米的伏虎岩上重现

红色的花海之下

坐落着一处名叫岭头的小村


微信图片_20250507194241.jpg







近些年来,通过系统化运营,以及新老驻村书记和当地村民的双向奔赴,岭头村的每一片花瓣、每一缕风光、每一块砖瓦都产生化学效应,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回答着“绿水青山如何成为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命题。









大湖猫山杜鹃花海“出圈”




每年4月前后

大湖猫山上的300多亩

野生杜鹃花如约盛放

绚烂的红色花海在约一个月的花期内

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赏花、拍照

2021年

这片杜鹃花海更是荣登央视

首次“出圈”

使得大湖乡一时间游客如织


为了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岭头村于当年下半年迅速修建了一条登山步道。截至目前,猫山杜鹃花海已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不仅让岭头村在福州近郊游市场中脱颖而出,也极大地促进了村里苦笋、花菜、粉干、糍粑、油饼等特色产品的销售。



面对“花经济”的局限性

岭头村驻村第一书记林龙锦

与村党支部书记朱必孔深思熟虑后认为

必须找准定位,挖掘更多特色

才能确保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

岭头村及周边的自然风光被逐一挖掘


山东村的龙井溪适合夏日避暑,凉风习习;蒋厝林村的千亩草场秋季光污染极低,是观赏银河的绝佳之地;陈九源村的牛姆山作为闽侯最高峰,是春秋两季踏青的好去处;而冬季的雾凇奇观更是让人流连忘返。此外,他们还发现岭头村植物种类丰富,生态多样。


图片

朱必孔/摄


趁热打铁

林龙锦利用自己

擅长短视频制作的优势

通过航拍的形式

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全面展示岭头村的四时风光和独特玩法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一条以“春有百花秋有星

夏有凉风冬有雪”为明确定位的

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线逐渐形成





萤火虫引爆旅游热潮




真正让岭头村二度火出圈的

其实是当地的萤火虫


微信图片_20250507194210.jpg

陈景好/摄


朱必孔回忆起去年初

村里开展了一项宣传片拍摄计划活动

那时

众多旅游、昆虫领域的网红大V博主

纷纷来到村里踩点拍摄


在一次闲聊中,他向大家透露了村里二十多处出现萤火虫的秘密地点。这立刻引起了一位拥有300多万粉丝的昆虫类博主的极大兴趣。这位博主灵感突现,以“囊萤映雪”的成语典故为引子,提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多少只萤火虫才能照亮书上的字?”并决定亲自策划拍摄一期关于岭头萤火虫的自然探索短视频。


陈景好/摄


视频中,夏夜的田间

点点萤火虫光闪烁

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

唤醒了无数人童年的美好记忆

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去年暑假,福州周边以及江浙沪地区的游客纷纷驱车涌入岭头村,人数多达近3000人。这突如其来的游客洪流让岭头村人既惊喜又紧张。“数不清的车辆沿着蜿蜒的村道排成长龙,村里但凡能搭帐篷的地方都被游客占领了。”朱必孔说,面对这一情况,乡里和村里紧急调动干部连夜指挥交通、维持秩序。


此外,游客的聚集

也极大地促进了村里土特产品的销售

甚至地里那些还没来得及收割的

蔬菜、玉米等都被游客们抢购一空

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微信图片_20250507194316.jpg





老宅重生成了蝴蝶标本馆




去年底

随着林龙锦三年驻村工作的圆满结束

在闽侯县住建局工作的朱小琛

在新一届的驻村选派中

毅然选择了自己的家乡——岭头村

决心用自己的专业特长

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回村后的第一步,朱小琛便将目光投向了因年久失修和台风侵袭而破损不堪的岭头村42号历史建筑。他利用此前购买的历史建筑保险拨付的资金,以及村民们自筹的十多万元资金,对这栋面积多达1000多平方米的老宅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其重获新生。


微信图片_20250507194347.jpg


为了进一步提升老宅的利用价值

岭头村两委积极与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开展校地合作

将老宅的一部分区域

打造成了蝴蝶标本馆

这个标本馆不仅可以

接待参观、研学的游客

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

展示和售卖自己制作蝴蝶标本的平台

有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微信图片_20250507194309.jpg


朱小琛告诉记者

岭头村不仅拥有四季如画的自然风光

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村里积极弘扬朱子文化,传承家风家训,朱氏宗祠内悬挂着朱子家训,家风家训的宣传内容也随处可见。此外,作为革命老区基点村,岭头村内还拥有多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山东会议遗址作为大湖乡地下党的活动中心和情报站,见证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彰显着历久弥新的红色文化基因。


微信图片_20250507194356.jpg


“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些宝贵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发展出‘历史文化+生态’的乡村旅游产业,并积极将其融入闽侯雪峰山城的全域旅游版图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个美丽的乡村。”朱小琛满怀信心地说。


交通小贴士

福州市区——京台高速大湖互通——县道194——岭头村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