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1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5月1日上午,泉州府文庙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时隔40载,汇聚108位“簪花大侠”的泉州宋江阵再次于古城重启,带给市民游客独属于泉州“五一”的惊喜。
时隔40年,108位“簪花大侠”再次出现在泉州古城,与市民游客共度“五一”。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宋江阵由民间传统武术与军事实操技能相结合,曾以“棍棒手扑,妙绝天下”的雄风守护家国山河,经过数百年的演变,从最初的 “套宋江”,逐渐发展成为集武术、舞蹈、杂技为一体的广场表演项目。这项承载着闽南忠义精神的民俗瑰宝,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也成为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记忆。
在激昂的战鼓和锣鼓钹声中,宋江阵的表演正式拉开序幕。一百多名头戴簪花、身穿戏装和盔甲的“水浒传”人物依次登场,他们手持各种兵器,威风凛凛,以梁山好汉的豪情与闽南簪花的柔美,舞动不同阵法的恢弘气势,将再现“刚柔并济”的泉州气魄。
宋江阵是集武术、舞蹈、杂技为一体的广场表演项目。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首先登场的是开场阵法 “黄蜂出巢阵”,只见以龙虎旗为前导,宋江阵分为二列阵队,队员们各执兵器,如黄蜂般迅猛冲入场中。他们环形穿绕,变换阵法,阵队分合聚散,曲直方圆,出入有节,充分展现出集体齐勇的实战风貌,让现场观众仿佛穿越回古代战场,感受到了宋江阵的强大气势。随后,“青龙阵法”“田螺阵法”“蜈蚣阵法”“蝴蝶阵法”“连环阵法”“八卦阵法”“长蛇阵法” 等各种精妙的阵法轮番上演。
在阵法表演的间隙,还有精彩的武术展示环节。宋江阵的拳术表演多为古老拳种,如太祖拳、白鹤拳、罗汉拳等。现场表演者们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充分展现了泉南武林的风采,每一拳一脚都诉说着泉州人拼搏进取的精神,让观众们大饱眼福,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宋江阵使用的器械也十分丰富,有单刀、钩镰枪、雨伞、棍、挞刀、大刀、盾牌等,且每种器械均有对练套路。
宋江阵中的杂技表演。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除了宋江阵的武术和阵法表演,高甲戏的加入更是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戏曲氛围。高甲戏是由“宋江戏”衍化而成的地方剧种,戏里的 “冷煎盘”“大碰场”“凤摆尾”“老鼠枪” 等武打科套,仍保留着“宋江阵”的传统,其基本阵法也遵循明军旅武术的基础阵法,一招一式皆是戏,一动一静尽显侠气,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高甲戏的独特魅力。高甲戏演员们扮演着水浒人物,依序操演。手执金杆双耳画戟的一丈青扈三娘与双手拿小方锤的矮脚虎王英、手执双匕首的母夜叉孙二娘与菜园子张青、手拿走棍的鼓上蚤时迁与手举白带棍的行者武松等角色一一亮相,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表演。表演过程中,还穿插了吐火、掷铙钹、耍枪花等表演,烘托出热闹非凡的气氛。
高甲戏演员出场。泉州市文旅局供图
结束府文庙广场的启动演出后,宋江阵开始行进式表演。108位“簪花大侠”身着特色服饰,手持兵器,与青狮阵彩街表演队伍一同前行,边走边表演,将宋江阵的精彩带到城市的街道中。表演队伍沿着府文庙——泮宫口——中山路——打锡街与中山路交叉口——基督教泉南堂的路线行进,所到之处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沿途观众热情高涨,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感受这场流动的文化盛宴。
宋江阵街头行进式演出,吸引许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泉州市民李先生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泉州传统文化的魅力,宋江阵的表演太震撼了,高甲戏也非常精彩,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来自外地的游客张女士说:“我是专门来泉州旅游的,没想到能赶上这么好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我对泉州的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座城市真的太有文化底蕴了。”
多种阵法变换,气势恢宏。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承办,泉州艺术学校,鲤城区武术协会共同协办,共有参演武术队员、演员、学生190名,其中演员134名,工作人员56名。除了当天的演出外,团队还将于5月2日至5日,在东海金花人民广场、晋江九十九溪田园风光景区、南安九日山以及鲤城中山南路,持续带来5场精彩展演。
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五一”假期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泉州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宋江阵这一民俗瑰宝的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到泉州的历史文化和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宋江阵承载着闽南忠义精神的民俗瑰宝,也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记忆。泉州文旅局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