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不负青春之名 铸就执法铁军 厦门市交通执法支队以传承、服务书写为民答卷
2025-04-30 12:10 海峡导报

这是一支“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执法铁军——他们薪火相传,将执法为民的信念代代延续;他们实干担当,用专业与智慧为企业发展筑牢根基;他们爱心如潮,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从日常执法维护交通秩序,到暖心帮扶解决企业难题,这群交通执法青年用行动诠释“执法为民 交通先行”的理念,在守护城市出行安全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璀璨光芒。

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厦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以下简称“厦门市交通执法支队”)部署假日运输与执法工作,全力保障假日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闽交巡】入列,为厦门交通执法队伍增添科技执法力量。

薪火相传 青蓝相继

这是一支有传承的队伍。启动“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帮助他们系好执法生涯的“第一颗扣子”。

结对仪式上,95后执法队员许文韬,在《师徒结对传帮带协议书》签下自己的名字,导师一栏写着王祥平,一位有着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执法骨干。这份《师徒结对传帮带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与义务,确立了师徒关系。

和许文韬同期签下《师徒结对传帮带协议书》的,还有10名新执法员,他们都是入职2年内的新人。协议签订后,每位导师向徒弟赠送法律法规汇编,以赠书之举寄寓殷切期望,在执法征程上携手同行。

参加活动的新执法员多为95后,有的甚至是00后,年轻化、思想活、素质高。为确保这批年轻队员尽快融入执法员角色,厦门市交通执法支队精心筹备,制定《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方案》,从实际岗位出发,精心挑选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执法骨干担任导师,在两年的时间内从工作、纪律、生活等多方面做好“传帮带”。

青年干部纷纷承诺,将诚恳、虚心向师傅请教,快速适应环境,努力奋进,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导师”的期望。多位导师也表示将“手把手教”,带领徒弟更快适应融入执法工作当中,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帮助年轻队员迅速成长。

青春闪耀 屡创佳绩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现有40周岁以下干部占比约55%,45周岁以下干部占比约66%,青年已成为交通执法的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厦门市交通执法支队的青年们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屡创佳绩。

多个单位获评“一星级全省青年文明号”,直属大队、海沧大队、集美大队和东孚超限运输检测站均在列。

思明大队违章处理中心主任高惠娟,荣获“2023—2024年度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她扎根基层十余年,创新推行“普法教育+案件办理”双线工作法,巧用科技简化流程,推出标准化模板提效,设延时服务窗口,带领团队获评“省级巾帼文明岗”。

直属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郭逸炊,荣获2024年十佳消费维权年度人物。入职十年,郭逸炊扎根交通执法一线,2024年度带领团队处理各类投诉280多件。

港航一大队执法船艇队负责人池清雄,从事水上交通执法9年,持有专业资质。他年均带队开展200余航次海上执法,参与10多次应急搜救,助3人脱险。他全程参与编号“闽交巡2001”新型执法艇建造,创新“智慧船艇”管理,整合北斗导航与AI监控系统,实现执法船艇动态监管全覆盖。

青春逐梦,科创启航。卢培育是交通执法队伍里的“理工男”,深耕科技执法,为“技术+业务”多面手。他创新参与研发系列精准执法系统,推动“闽执法”一体化平台全量运用,搭建分级分类执法监管信息化系统优化营商环境,该机制获评省交通运输厅“民生品牌”典型案例;推进非现场执法,科技治超“厦门模式”做法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

▲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支队还大力提升科技执法水平,将无人机应用于路政、运政、地铁保护区沿线巡查。为基层大队、超限站配备11台无人机,14名执法人员考取民航协会无人机驾驶执照并组建无人机中队。无人机精准助力执法,自2020年起已通过其辅助查处898起违法行为,构建起地空一体巡查网络。

实干担当 助企强基

这是一支实干的队伍。积极开展“党建共建 助企强基”活动,组织青年执法骨干深入交通运输相关企业,以实际行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打造专业队伍,不断提升法治化水平。支队现有执法人员264人,其中法学专业51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的21人。遴选24名法制审核人员与9名公职律师参与法制工作,包括参与听证、复议、诉讼案件跟踪学习、法制员专项培训、疑难案件与法规政策讨论等。积极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方式,创新调解方式和调解手段,成立交通执法领域投诉纠纷调解中心。

将法治理念融入日常执法,推动执法水平大幅提升。这些青年执法骨干走进企业普法宣传,结合真实案例,对相关法规进行详细解读,通过生动讲解,企业员工深刻认识到违法违规行为的危害,法律意识和守法经营自觉性得到显著增强。

除了普法,支队还聚焦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困难,提供专业帮扶指导、现场解答,介绍新政策、新举措,助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执法支队的帮扶很及时,让我们对合法合规经营更有信心。”某大件运输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近年来,厦门市交通执法支队在强化执法监管的同时,注重提升执法温度。一方面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2024年共办理首次或轻微免罚案件2933件,给予企业和从业者改正机会。

爱心涌动 志愿为民

这是一支有爱心的队伍。在执勤途中帮助迷路老人平安回家、助力深夜落单学子与亲人团聚、紧急处置突发故障车辆、帮忙捡起货运车辆掉落的货物等,桩桩件件,尽显执法温度。

▲积极传承雷锋精神。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次,服务群众1700余人次。

一直以来,厦门市交通执法支队依托火车站、厦门北站、五通码头等多个执勤点作为志愿服务阵地,积极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充分发挥五通码头执勤点服务台胞第一线的优势,将爱心服务贯穿于日常执法工作点滴。今年来累计帮助台胞近百人,寻回失物22件,收到感谢信22封。

东孚、马巷超限检测站“司机之家”,2024年被省总工会认定为“共享司机之家”,为超过100名货车司机解决休息、就餐、淋浴等实际难题。

▲东孚超限检测站“司机之家”,2024年被省总工会认定为“共享司机之家”。

支队还常态化开展蒲公英普法、文明出行宣传、义务献血等志愿服务。蒲公英普法服务志愿队汇聚法制人员、业务骨干、顾问律师等多方力量,为企业合法发展、相对人学法守法提供专业指导;连续5年坚持开展“点亮星光”关爱自闭症儿童系列特色志愿服务。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