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厦门
标题图
厦门市湖里区推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保险项目
2025-04-29 22:52 新福建 原创

29日,厦门市湖里区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湖里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施工人员人身保险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聚焦辖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项目点多面广,在安全管理、风险控制方面存在很大难度的痛点,通过“保险+服务”创新模式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系上“安全带”,以“小切口”守护“大安全”,服务“大民生”。

小散工程、零星作业因其点多、量大、面广、规模小、工期短、队伍散,监管存在盲区,历来是建筑施工事故的高发区。一方面,企业主体责任虚化,安全管理投入不足,且作业人员防护意识薄弱,违规操作现象普遍;另一方面,事故赔付机制缺失,善后处置易引发社会矛盾。

然而,现有的保险产品和开展模式,在适应小散工程、零星作业的特殊需求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其复杂、多样、不同工程项目、作业人员情况的个性化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湖里区创新推出小散工程人身保险制度,从维护工人权益、倒逼企业履职两个维度构建安全治理新格局,既通过统一保费标准、强化事故预防服务,推动施工单位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防控”,又通过智能监控、安全巡查与保险联动,构建起“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救济”的风险减量全链条闭环。

此次湖里区推出的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保险项目,呈现多个亮点。首先,聚焦风险特点,实现量身定制,应保尽保。小散工程按造价阶梯收费,覆盖所有施工人员,保费不超过项目总额1%,每人最高理赔50万元;零星作业按天投保,保费每人每天不超过10元,每人最高理赔20万元。无论是家庭维修、小型装修还是日常维护工作,都能为作业人员安全保驾护航,确保施工作业无后顾之忧。

其次,聚焦堵点卡点,实施快捷投保,实时宣导。将投保通道嵌入现有“i厦门”市民综合服务平台,施工企业或作业人员扫码填写申报信息后,即可确认保障内容及保费标准,在线支付后即可完成投保,实现了巡查、申报、投保、事故预防、理赔为一体,形成“专业可靠、全维覆盖、高效便捷”的保险服务体系。同时结合投保流程,设置了90秒强制性事故警示教育环节,解决了高处作业安全教育管理的难点盲区。

第三,聚焦为民初心,实行专项补贴,政府兜底。区政府投入预算资金50万,对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施工人员人身保险项目进行补贴扶助,力争实现盈亏平衡,良性运转。同时,湖里区总工会对零星作业施工人员投保,每人每天补贴50%,以最大诚意和最优方式确保相关政策惠及一线高风险作业人员,并以此实现更务实更高效的安全保障。

“我们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的合力,率先全国将零星作业纳入社会保险保障机制,同时将小散工程投保安责险打造成为全省标杆。”湖里区常务副区长戴乐生介绍说,通过将小散工程承保安责险与零星作业承保个人意外保险相结合,按照两险合一,盈亏互补,动态运行的原则,遴选优质保险机构推出覆盖全流程的专属保险服务,实现良性运转。

目前,湖里区已针对小散工程零星作业人员保险事宜组织召开了多部门联席会议,初步建立了区直部门、投保企业、保险机构“三方协作机制”,积极探索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常态化安全治理模式。下一步,湖里区还将以创新推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保险项目为契机,深入探索以社会保险为纽带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助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安全治理新格局,为全国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管理提供“湖里样板”。(本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王春华

记者手记:

于微小中看见治理温度

小散工程、零星作业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建筑维修、设备安装、市政管护等。它们是城市生活生产中的关键一环,却也因为一些特性,成为安全生产监管的难点堵点。

打通堵点,解决痛点,不仅是城市安全治理的需要,也连着保障一线劳动者权益的民生大事,既需要严格执法的力度,也需要以人为本的温度。在湖里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保险项目的“小切口”中,能看见城市治理的温度。

治理不“一刀切”,主动担当,既“堵”也“疏”。不因为是监管的“硬骨头”而避重就轻,在强化监管的同时,通过部门协同,创新思路,解决监管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倒逼被监管主体主动参与,共同筑牢“安全网”。

治理不“拍脑袋”,实际出发,切实落地。好政策关键在落地,这需要更多地从政策受益者的角度思考,提升方案的可行性,制定符合人群特点的实施细则。比如,湖里区的这一保险项目,针对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的特点,量身定制保险方式,小散工程按造价阶梯收费,零星作业按天投保,让好政策真正边为治理的“对策”。

治理不“独行侠”,引导为主,撬动资源。安全治理是个复杂的工作,需要多元参与。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治理合力,或许能实现更加长远、良性的运转。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