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29日讯(记者 林少蓉)4月29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完成首例阿尔茨海默病突破性疗法多奈单抗注射液临床使用,标志着阿尔茨海默病的对因治疗再次迎来新的进展。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郑坤木教授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斑块在脑内沉积,多奈单抗是一款靶向脑内淀粉样蛋白斑块的药物,通过特异性靶向清除β淀粉样蛋白斑块,从源头干预疾病进程。
郑坤木教授进一步解释,其治疗效果好的话可停药,同时每月一次的静脉输注方案,在提升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家庭照护压力。当然并非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均适合使用,只有处于轻度认知障碍阶段(痴呆前期)和轻度阿尔茨海默病阶段的才适合使用该药,此外用药前还需进一步严格评估以评价用药的安全性。
尽管创新疗法带来曙光,我国AD防治仍面临严峻挑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毕敏教授说,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占老年痴呆50%-70%。当前我国AD早期就诊率不足30%,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错失最佳干预时机。
毕敏教授强调,AD防治存在3-5年黄金干预窗口,及时诊断不仅能使患者获得创新药物治疗机会,更可降低家庭年均8.4万元的照护成本。
目前,厦大附一已建立包含神经心理评估、分子影像诊断、基因检测的立体化早筛体系。对此,毕敏教授也做出提醒,如果发现身边的老人出现若家中或周围的老人出现进行性的记忆力减退,包括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降,难以完成日常事务、语言表达困难和时间、地点混淆等症状表现时,就需警惕患病风险,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如记忆门诊就诊,以明确病因,准确把握早期干预的关键窗口时期,将使患者及其家庭得以延长高质量的生活时间,并有助于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疾病激增和社会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