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29日讯(见习记者 陈阳阳 通讯员 郑志忠 林珊)27日下午,在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举行福建农林大学专家服务团阶段性成果汇报会。2024年10月仙游县与福建农林大学正式启动六个校地合作项目,六支专家服务团深入仙游县,用科技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与地方的深度合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校地共建和高校智库赋能地方发展。福建省仙游县以乡村振兴研究院为平台,携手福建农林大学,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为新时代 “三农” 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中,六支专家服务团队用详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农业的强大力量。茶产业发展规划服务团队在安溪茶学院院长郭玉琼教授带领下,完成《仙游县茶文化历史及遗存》文稿编撰,开展茶树遗传分析与全基因组重测序,构建 “郑宅茶风味感官模型”,助力郑宅茶品质提升。
生态农业技术服务团队在吴林坤教授带领下完成度尾文旦柚果园土壤健康指标监测,构建了文旦柚果园绿肥周年套种技术体系、残果裂果环保酵素制备技术体系,开展仙北再生稻引种及高效生态栽培指导,获批成立福建省科协仙游文旦柚科技小院、中国农技协仙游文旦柚科技小院、福建省“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2024年度获评优秀博士创新站),参与编制修订的《度尾文旦柚栽培技术规程》正式颁布实施;特色果树服务团队筛选文旦柚新种质,获得防裂液配方,确定郁闭果园修剪方案,测定文旦柚香气组分,为度尾文旦柚产业提升奠定基础。
种业技术服务团队引进筛选优良水稻新品种 60个,建立示范基地4个,构建关键技术体系2套,开展稻-菌轮作试验示范,助力水稻增产增收;仙游县游洋镇 “红色+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研究团队形成乡村振兴成效评估报告,凝练双轮驱动理论模型;仙游县度尾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践研究团队完成调研报告初稿,总结度尾镇共同富裕经验,多次开展实地调研,翻阅数百篇文献资料,为两地总结出具有示范意义的“仙游经验”。
仙游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国庆表示:“专家团队的工作接地气、有深度、重实效。每一项成果背后,都凝聚着专家们扎根一线、服务‘三农’的责任与情怀。”福建农林大学社会服务处李文灿表示:“自2022年8月,我校与贵县共同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以来,所有的工作都是实打实落地下来的。接下来,我们的团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交出令地方政府与群众满意的答卷。”
福建农林大学专家服务团在过去半年的扎根服务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更通过深度的校地共建、高校智库赋能等方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生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科技为笔,以田野为纸,他们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让乡村成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热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全国校地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