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启幕
全球目光聚焦福建
此刻
在距地面400km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
福建“智造”再次点亮航天版图
✨✨✨
“SBS”挑战YKK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由泉州晋江浔兴SBS生产的航天服拉链,再次跟随航天员一起体验太空旅程。可别小看这条拉链,至今,它已伴随中国航天员10次问鼎苍穹!
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从右至左)在出征仪式上。陈肖 摄
时间倒回1969年,人类首度登上月球,彼时宇航员身着的宇航服所使用的拉链是来自日本的YKK。由此,开启了YKK制霸全球拉链市场数十年的历史。如今,再对比看看YKK的挑战者,“十度问天”的“SBS”,足见福建“智造”其含金量。
但邀游太空可没那么简单。在太空的极端环境中,高速飞行的灰尘甚至可能对航天员造成直接伤害,航天服便成了航天员最重要的保护措施。
某种意义上,航天服就是航天员征服宇宙的“战衣”,而这件“战衣”的穿脱都是靠拉链。因此,拉链能够承受的拉力需提升数倍,且使用过程中不能有任何卡顿故障风险。这背后,是一场关于极致的较量。
由浔兴拉链研发、设计、生产的航天服拉链样品图。
浔兴在自主研发“这条拉链”时,其材料、工艺等各方面都经历了无数次试验和改进,每个细节都经历了超百次测试。一方面,在研发上,寻求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对产品进行论证和数字仿真;另一方面,在工艺上,专门研发制造生产航天服拉链的设备,并改造相关配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材料、工艺等方面无数次试验和改进,终于打磨出符合航天标准的产品。
为满足特殊环境下的使用要求,浔兴定制了特殊的金属材料、高强纱线材料,开发了链牙冲压模具,拉头的压铸模具,使航天拉链的平拉强力等各项物理指标达到要求。据测算,新开发的下一代航天拉链的平拉强力等性能预计能再提高一倍。
一条拉链是如何“链”成的?
你以为的拉链只是两排“牙齿”咬合?浔兴告诉你:一条拉链的诞生,从原材料到成品,最多的要经过133道工序,最少的也要经历近50道工序。走进泉州晋江的智能工厂,画风堪比科幻大片。
浔兴股份智能仓储中心,依靠先进的感应系统与智能算法,犹如巨大的机器人无缝配合。
生产过程超丝滑——
在“黑灯工厂”,聚酯切片通过高温融化成型为单丝;
通过成型机,单丝和中心线经过螺杆挤压高温成型产出素链;
冲压设备生产出的拉头、拉片、弹片,通过自动组装机生产出一个个金属拉头……
浔兴公司智能化车间。图源:晋江经济报
管理过程超智能——
拥有行业内首个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为一体的综合化立体仓库,最大可容纳拉链3亿条,可对产品自动贴标和智能分配;
与华为云合作开展物联中台项目,生产现场的设备均实现物联网,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都会实时地记录和采集,还会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产品种类超丰富——
我国第一批战斗女飞行员穿的飞行服,用的是浔兴的拉链。后续更新的几代飞行服拉链,也是由浔兴提供的。
市面上,如果你买的是迪卡侬、H&M、安踏等品牌的衣服,那你用的可能就是浔兴产的拉链。
浔兴系统内的半成品拉头达一百零六万种、成品条装拉链一万多种。
作为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主导者,浔兴是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设立有国家级的“专利工作交流站”和国内拉链行业唯一的博士后工作站、拉链学院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浔兴拉链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拉链生产企业,产品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中国人自己的拉链”,浔兴做到了。
福建“冠军天团”称霸全球市场
除了浔兴,福建还有一群“扫地僧”,正默默称霸全球市场——
站在辅酶Q10世界冠军领奖台的,是厦门企业。当“日本企业曾一度控制了全球90%的辅酶Q10市场”,金达威集团“从0到1”研发品质更高、综合成本更低的辅酶Q10。以优质高产辅酶Q10菌种为出发菌株,从菌株培育、发酵到提纯,实现自主创新,赢得全球市场。
全球最长的TOB陶板生产线,位于晋江市磁灶镇。尽管赶上的是“末班车”,福建华泰集团仍斥巨资搞研发,率先建成全球最长的TOB陶板生产线,主导起草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科研、技改项目,列入国际“尖子生”梯队。
强力巨彩生产车间。图源:厦门日报
全球每三块LED显示屏,就有一块来自强力巨彩。面对“日本、韩国等地几乎垄断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技术专利、产品产能和定价权”局面,强力巨彩建设研发检测实验室,建立起完善的研发体系,组建一支由行业顶尖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推动多项技术填补国内乃至国际空白。
青拓集团不锈钢生产车间。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福建制造业门类众多,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
手撕钢、笔尖钢、光刻胶、高纯金属靶材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实现自主研发突破;
动力电池、珠光材料、灯用钨丝、POS机、LED芯片等出货量全球第一;
继电器、含氟甲醚、消费类锂电池等一批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从拉链到陶板,从微生物到显示屏……这些“隐形冠军”将一个个细分赛道做到极致。如今,福建民企正以创新为引擎,在全球多个产业链顶端刻下“中国坐标”。
点击图片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闽人智慧”编辑部出品
作者: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编辑:陈志凡
审核:严顺龙、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