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体重管理门诊在福建遍地开花,外卖平台上线定制减脂餐,甜品店也推出减糖蛋糕……近来,体重管理成为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
为啥国家要喊大家管理体重?肥胖不仅被WHO定义为一种疾病,而且被称为万病之源,既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还与13种癌症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高达41%成年人超重,9%的成年人伴有肥胖;预测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人数将达到5.1504亿。换句话说,肥胖已上升为关乎全民健康的社会难题。
体重为何难管好?
饭没有好好吃。在食物极大丰富的时代,当它们的味道变得越来越诱人,“干饭人”稍稍放松对摄入总量的控制,就容易陷入胖了—减肥—再吃—再胖的循环。还有人饮食结构不合理,偏好“大鱼大肉”“重油重盐”,体重失控的同时内脏脂肪也疯狂飙升,埋下罹患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运动没有好好做。不论是在健身房里挥汗,还是在下班路上快走,运动的关键在于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可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生活琐事等,“一次消耗大量卡路里”后就难以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反而容易导致身体腰酸背痛,不仅无法达到体重管理效果,还易产生运动伤害和其他健康问题。
觉没有好好睡。研究表明,睡眠时点和睡眠时长对体重都有显著影响。比如,22点以后上床睡觉和每天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现肥胖和腰围过大。再者,睡得越晚,肥胖风险越高。今年3月,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每日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群,肥胖风险显著增加,且白天补觉并不能抵消这种风险。
如何科学管理好体重?
掌握吃动平衡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是“管住嘴”,保持健康体重关键是做到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控制总能量的同时摄入优质蛋白和新鲜的水果、蔬菜,减少高糖、高油、高盐食物,定时定量规律进餐。另一方面是“迈开腿”,日常要适度增加活动量,譬如在下班时选择步行、骑行等方式燃烧卡路里。
具备打持久战的决心毅力。体重管理关乎每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要大家摒弃“快速瘦身”的幻想,根据个人体质和自身情况设置科学的目标和心理预期,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活习惯,让运动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当然,体重管理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比如,福建建设“绿道”“串珠公园”等群众喜爱的休闲健身慢行系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根据四时节气和地域特色发布饮食和健身“攻略”,积极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网络,让管理服务不断线。期待更多单位部门加入其中,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