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创
标题图
从“一栋楼办公”到“数字一栋楼”:异地办照、证照联办...这些变化与你我有关
2025-04-27 17:26 新福建综合人民网、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福建日报、东南网、福建司法、福建法制报、福州新闻、福州晚报、厦门晚报

福建省近年来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从早期的"一栋楼办公"创新理念,发展到如今的"数字一栋楼"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了政务服务方式的重大变革,为民众和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即将开幕,让我们重温这段改革之旅,感受福建政务服务的智慧蝶变。

时代回响:一栋楼里的改革先声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各地招商引资热潮涌动,但繁琐的行政审批流程却成为制约发展的"绊脚石"。群众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办理各种手续,时间成本和精力消耗巨大。

image.png

福州市投资项目审批一栋楼办公窗口(1997年5月《福州新闻》栏目资料)

面对这一难题,福州市大胆创新,提出了"一栋楼办公"的改革理念。这一举措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审批职能集中到同一栋大楼内,实现"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的便民服务。这一改革的核心在于简政放权。群众不再需要东奔西走,只需在一个地点即可完成全部审批流程。

1991年,一位韩国商人来到马尾开发区开办金刚石厂。仅2天时间,工作人员就为他办好了审批许可、营业执照、海关登记等全部手续。这种立竿见影的变化,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一栋楼办公”的创新大大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提高了行政效率,为福州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数字赋能:一栋楼的智能升级

时光流转,进入21世纪,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行政服务带来了新的可能。福建省在传统"一栋楼办公"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数字一栋楼"政务服务体系,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了服务模式的全面升级。

image.png

在福建省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民在打包办“一件事”综合窗口办理业务

"数字一栋楼"包含两层关键含义:

第一层是坚持以数字赋能,用信息化、智能化让原来线下一栋楼的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原来是每个窗口跑,现在能够变成让数据跑;原来是证照分离办,现在能让证照同步办;原来是"照"要在本地办,现在让"照"既可以在本地办也可以在外地办。

第二层是由原来的线下一栋楼转化成"一张网"的线上一栋楼,通过完善"政策事项一网公开、政务服务一网办事、行政执法一网监管、公共资源一网交易",让老百姓办事可以"一网通办""一网办妥"。

数据驱动的变革成效

目前,福建省现已推出2100多个“一件事”集成服务事项,审批环节精简64.35%,事项“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占比达99.63%。2024年,福州市GDP同比增长6.1%,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36.76亿元,相较于1990年的102.4亿元,增长百倍以上。

image.png

“e福州”自助服务终端和“e福州”APP,让办事更便捷

如今再次走进马尾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办事群众使用"e福州"App中的电子身份证取号,在窗口前亮码即可办理相关业务,实现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码通办"。马尾率先开展数字身份证试点,群众信息集成采集,不带身份证也能办事。当前已有21个部门的1600余项业务可以通过数字身份证办理。

"数字一栋楼"的创新不止于此。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福建省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到群众所需,改革所向。

工作人员在“绿色通道”为老人办理证件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军人等特殊群体开通"上门办证"和"绿色通道"服务,开设专门服务窗口。倡导全省公证机构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加急服务,进一步探索通过电话、网络、邮寄以及数据共享等多种途径的核查方式,减少群众办理公证时间和成本。群众的事不仅要办,还要暖心办。

全省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成果

福建各地各部门都把"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视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坚持不懈让其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

厦门市打造商事主体"一网通"平台,推进"智慧+商事登记",企业办事便利度、体验感明显提升;

漳州市通过打破数据壁垒,建立联盟协议,统一搭建平台,有效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异地办事难题;

福建省医保局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医保"双通道"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解决了参保患者就医购药痛点难点问题。

image.png

在福建省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指引市民办理业务

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两批“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事项,通过数字化手段简化办事流程。目前已实现469个政务服务事项“数据最多采一次”,覆盖全省90%的政务服务办件,大幅减少重复填报和数据采集负担。这些数字背后,是福建省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的决心与努力。

从"一栋楼办公"到"数字一栋楼",福建省的政务服务改革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一改革不仅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更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为民情怀。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