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泉州
标题图
13年“1+X”接力育人 家校社协奏“命运”强音
2025-04-25 15:51 东南网

近日,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结果出炉,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通政·海峡少儿交响乐团”凭借管弦乐合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获艺术表演器乐类一等奖。

“这是乐团成立以来第三次入围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并取得最好成绩。这不仅是65名参赛学生的荣誉,更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果。”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校长曾凤蓉告诉记者,离不开学校对乐团育人模式的不断探索优化以及家长、社会各界的支持。

学生们现场齐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学校 供图

实行接力培养模式 用心谱写美育乐章 

为了探索美育改革,用音乐影响孩子们的身心,早在2012年,该校成立“通政·海峡少儿交响乐团”,这也是泉州市首个小学生交响乐团。乐团成立13年来,培养成员千余人。

因为针对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流动性特点,乐团创新实行“1+X”梯队接力培养模式,其中“1”指的是校级乐团,“X”指的是各年级乐团班。低年级学生可在乐团班学习器乐知识,并以自身兴趣选择一种乐器学习,四年级后可通过考试加入校级乐团,通过接力培养模式实现以老带新的连贯交接。

学生们在校园内排练。学校 供图

“此次参赛的《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难度较高,因为曲目层次分明、强弱对比明显、节奏感强,对学生的演奏技术、团队配合都有较大的考验。也正得益于我们学校接力培养模式,乐团成员们有较扎实的基本功,且演奏配合默契度较高,仅用了三个月的练习时间,就取得不错的效果。”学校音乐教师张黎说。

今年13岁的郑育堃是乐团里的小提琴首席,在第一次拉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时,便出现“跳弓”的情况,他和同学都觉得这是学习以来最难的曲目。但因为长期练习乐器的缘故,他们并没有放弃,利用音乐课以及课后时间反复练习,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

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学校 供图

家校社三重奏 “锯木头”声中见证蜕变

得知此次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乐团成员们都激动不已,尤其是乐团里六年级的学生,这是他们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参与全国展演。回忆起来时路的种种艰辛,点滴成长只有乐团班的家长、老师才能感同身受。

“刚开始学习小提琴时,大约有两年多的时间感觉很难过、甚至有想过放弃。我每天回家都有练习,但进步不大,每次拉琴声都像‘锯木头’般刺耳。”郑育堃告诉记者,还好每晚有爸爸陪着我练习,每次我想放弃时他就鼓励。

对于小提琴,郑育堃的爸爸郑聪志也是一名“门外汉”,当时孩子在跟老师练习时,他一有空就去旁听,并把重要的知识点记下来,回家后“锯木头”声中陪伴练习。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在郑聪志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除了看到儿子在琴艺上有所进步外,他发现儿子的韧性、抗压能力也变得更强了。

课后进行练习。学校 供图

“正是有像郑爸爸这样的家长陪伴成长,孩子们才能获得进步。除了家长们,乐团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比如共建单位泉州市歌舞剧团与泉州市交响乐团给我们提供了师资支持,用专业的知识培训学生;各有关单位、社区邀请乐团参加表演,让学生们有更多展示的舞台。”曾凤蓉表示,为了回馈家长与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从2018年起每年都为乐团班举办毕业音乐会,并通过线下邀请、线上直播的形式,让孩子们展示学习成果、向家长与各界人士表达感谢。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与美相遇,未来的路很长,小学只是起点。接下去,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将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坚持办好“通政·海峡少儿交响乐团”,让音乐伴随孩子们前行,在音乐中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让音乐成为生命中的光。(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