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漳州
标题图
平和大溪:田园里长出的答案
2025-04-21 22:42 福建日报-新福建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21日讯(卢国义)在平和县退果还耕攻坚战中,一本边角磨得发亮的“大地日记”成了打开群众心门的金钥匙。平和县大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张金霸带着这本记满土壤数据、种植案例的“大地日记”,在大芹村坪洋组的柚园里展开了一场“土壤改良实验”,用科学数据化解抵触情绪,以实打实的收益赢得群众信任。如今,30亩重度酸化果园变身“富硒地瓜示范基地”,反对最激烈的果农成了技术顾问,这场“土地革命”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笔记里的“酸碱度”:从剑拔弩张到主动签字

2024年3月,在大芹村坪洋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被十几名果农围得水泄不通。果农老陈攥着皱巴巴的《退果还耕告知书》,冲着村支书吼:“砍了柚树我们吃什么?”刚进门的张金霸立刻被拉住“评理”。张金霸从包里掏出两份土壤检测报告:“老陈,你家果园pH值只剩4.3,比五年前降了1.2。”又翻开相册对比:同一块地,今年的柚树叶片明显发黄。“再种下去,明年可能血本无归。”

下午走访时,张金霸的“大地日记”派上用场。他指着去年水眼洋组的数据给老组长看:“改种富硒地瓜后,亩均增收1200元,土壤有机质还提高了0.8%。”见村民仍犹豫,他立下军令状:“先试30亩,赔了找我!”一周后,12户村民勉强签下试点协议。老陈签字时嘟囔:“要是赔了,我天天去镇里蹭饭。”

土地里的“辩证法”:酸果园结出甜日子

2024年秋,试点地块迎来惊喜:富硒红蜜地瓜卖到5元/斤,油菜花秸秆还田让土壤pH值回升0.7。更意外的是,保留的蜜柚因种植密度降低,优果率反升20%。曾经揉烂告知书的老陈,如今成了合作社技术顾问。他逢人就夸:“张主任真的很厉害!现在我家地瓜加柚子,收入翻了一番。”村里自发成立的“绿色种植合作社”,已吸引45户农户加入。

裤脚上的“方法论”:干部脚底沾泥,振兴才有根基

张金霸的“大地日记”扉页写着:“土地不会骗人,但需要懂它的语言。” “群众工作像改良土壤,不能靠蛮力。”张金霸说。如今,他的笔记被复印成“技术手册”,邻村争相邀请他当“土壤医生”。镇里以此为契机,推广“干部带笔记、专家带技术、农户带地块”的“三带”工作法,已推动1800亩果园转型升级。

在平和大溪镇的青山翠谷间,一本沾着泥点的笔记,记录着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思维革命。当干部放下身段读懂土地,群众就会用丰收作答。正如张金霸在笔记最后一页写的:“最好的政策,永远长在田垄上。”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