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泉州
标题图
【传承有鲤】泉州鲤城:经典闯关传文脉 书香校园助传承
2025-04-18 16:33 东南网

“‘万事成蹉跎’的下一句是‘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耶!我已经闯过11关,准备挑战第12关。”……最近,在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校园内,背诵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有趣。

原来,学生们在参加该校举办的第十二届经典诗词闯关活动。“这是我校的特色活动之一,从2019年秋季举办第一届起,一直延续至今,每届几乎全员参与。”学校校长李菁介绍道,学生们参与度高则得益于学校将《经典诵读》列为校本课程。

活动现场。学校 供图

编撰校本教材 养成诵读经典习惯

早在2019年上半年,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将《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语文教材里要求背诵的诗文及其他经典诗文,共计480篇,编纂《经典诵读》电子版校本教材,供学生们在课前、课后诵读。后经多次修改、校对,于2024年正式出版。

据了解,该套教材共六册,每册80篇古诗词,每篇诗词配有简单的注释和大意。六本书穿插有四十八篇诗词常识,如《唐诗的四个发展阶段》《词牌的来源》等,增加文本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每本书后面附录两篇文学经典名篇和诗词实践,让学生对传统诗词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

学生们参加闯关活动。学校 供图

“一年级刚进校园,老师就给我们发了《经典诵读》的教材,让我们利用课前3分钟以及早上、中午进校园后空闲时间进行诵读。”该校五年级学生江睿晗告诉记者,回忆起第一学期接触《经典诵读》教材时,他记得当时不少同学会问“老师,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因为一年级学生识字较少、理解能力有限,老师还会声情并茂地为他们讲述古诗词的大意。

随着识字增多、语感增强,不到一学期的时间,一年级的学生们也能够理解每首古诗词下的注释及原文大意,养成诵读经典的好习惯。不少老师们也发现,学生们的诗词储存量扩充,在课堂上引用课外诗句时,能够顺着老师的引导进行拓展,教学效果比以往提升很多。

学生们参加闯关活动。学校 供图

巧设闯关活动 帮助学生积累诗词

“小学期间,孩子们的记忆力非常好,如果能背诵积累经典诗词,能终身受益,所以我们就以孩子们喜欢挑战、闯关的特性出发,设置了经典诗词闯关活动,让他们在闯关中积累经典诗词。”李菁告诉记者。

经典诗词闯关活动在每学期期初举办,共设置12个关卡,由家长志愿者和小考官担任“关主”进行考核,每关考核40首古诗词。学生每过1关,老师就在《经典诗文闯关证》盖章,通过6关获“经典诗词达人”称号,通过12关获“经典诗词大王”称号。

学生们参加闯关活动。学校 供图

“上个学期我已经闯过第10关,我利用寒假期间,背诵完最后两关的80首古诗词。这次闯关活动,我成功闯过两关,获得了‘经典诗词大王’的称号。”该校三年级学生王宸妍开心地说道,随着积累的增多,她对于每首诗词都有自己的理解,她最喜欢的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话,因为这样的场景她也曾见过,更觉古人描述得很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希望学生们在《经典诵读》中品味优美隽永的语言、提高文学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一步,该校将继续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诗词,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