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至19日
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
4月19日至4月23日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主题活动
连续在福建南平举办
究竟是怎样的人文画卷、诗意山水
值得如此多的人奔赴而来
今天
我们一同走进武夷山
这个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的国家公园
看武夷绝色——
武夷山国家公园 林辉 通讯员 梁天雄 摄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第一站就来到了这里。碧水丹山间,他寄望殷殷:“武夷山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好。”
“双世遗”人景相谐的画卷
如何展开?
在公园南入口的一侧建筑中
隐藏着公园的“智慧大脑”
这,便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
它运用智能化技术
统合太空的卫星、天上的无人机
山中的红外相机和地上的巡管员
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监管
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 王震潭 摄
大屏幕实时显示着
园内游客出入、水文、大气状况
以及巡管动态
运气好的话
还可以看到一些野生动物
悠闲地从镜头前走过
在中外生物学家眼中
武夷山是“世界生物之窗”
今年2月
为期三年多的
武夷山国家公园
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结束
共发现植物、昆虫、大型真菌等
多个类别的34个新物种
此外还调查到10个中国新记录种
武夷林蛙(吴延庆/供图)
但武夷山发现新物种
并不是“新鲜事”呢?
这得益于武夷山国家公园
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
全力推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如一张无形的智慧大网
红外相机像一双双不知疲倦的眼睛
时刻关注着园内动静
环境DNA等生物多样性调查新技术
则是神奇的魔法棒
一点点揭开园内生物资源的神秘面纱
图源:央视新闻
2024年10月1日
全国首个针对“双世遗”国家公园的
省际协同立法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
正式施行
从理顺管理体制、规范规划建设、
强化保护管理、促进发展共享、
闽赣协同治理、落实法律责任等6个方面
对武夷山国家公园
治理保护工作作了明确规定
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6.72%,是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林辉 通讯员 梁天雄 摄
目前
福建片区森林植被原真性
完整性不断加强
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园内文化遗产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武夷山国家公园内集体林权占比较大
辖区内产业对自然资源依赖强
生态要保护,林农盼增收
矛盾何解?
武夷山国家公园 林辉 通讯员 梁天雄 摄
近年来
武夷山国家公园进一步巩固
商品林赎买、地役权等改革成果
有效解决了林农利益和生态保护的矛盾
为在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旅游区域
建立国家公园提供了
更多“武夷山经验”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仅完成了“护民”的第一步
而从“护民”到“富民”
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武夷山国家公园还组织就业培训活动
引导村民产业转型
参与资源保护、游憩服务
乡村游、生态游和茶旅慢游逐渐开发
园内民宿、农家乐等产业
管控力度不断强化
竹筏画中游 肖文凤 摄
南平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提出
打造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
在紧邻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外围
初步划定了约4252平方公里的面积
涉及武夷山市、建阳区、邵武市、光泽县
4个县(市、区)
环带建设将沿线景点“串珠成链”
旅游资源丰富了
园内外村居民参与旅游产业机会增多了
武夷山国家公园一号风景道 邱汝泉 摄
今年1月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
全国第一批旅游公路项目名单
风景道如一条绚丽的彩带
串联起闽北最美的山水人文
牵动着百姓的致富之乐
2024年武夷山市县域旅游综合实力
位列全国百强县第28位
主景区年接待游客525万人次
旅游收入2.39亿元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 图源:福建省文旅厅网站
迎着春风
听着鸟啼
快来武夷山
感受万万次春和景明!
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
正在召开
点击图片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正在进行
点击图片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