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在这个美丽的“深呼吸”小城,乌龙茶新秀掀起文旅新体验!
2025-04-16 20:34 茶道CN

9cd510d87ac27a21e7fa07a29b60f02.png

茶叶、枇杷共丰收 图片来源:泮坑茶文化馆


在闽南东南有个宝藏秘境,入选2024“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它是漳州云霄

此刻,中国枇杷之乡的枇杷正挂满枝头,与茶树共绘丰收画卷,更孕育出乌龙新贵“黄观音”。2025年,何不赴一场云霄茶旅之约,品新茶、赏山色?

4月15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茶旅盛宴——“古郡茶香·匠心传承”2025年云霄黄观音茶旅体验活动,在云霄县和平乡泮坑生态茶园盛大启幕。


bac7d83acdc33ea57ae1e9e8a77f0d0a_1744771534208300.jpg

图片来源:云霄融媒


a8da2aa71e2a765317015692dc61a79.jpg

参加活动的嘉宾和游客


茶旅盛宴启幕,共赴茶香之约


活动现场位于著名老茶乡、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云霄县和平乡的泮坑茶园。受邀嘉宾和游客们漫步在茶园中,采茶姑娘们身着传统服饰,以轻盈灵动的舞姿,演绎着茶乡的独特风情。

鸣锣开茶!只见茶农们挎着竹篓,穿梭在茶垄间,指尖翻飞,将茶叶新芽采摘入篓,动作行云流水。不少游客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纷纷加入采摘队列,在茶农的指导下,沉浸式体验茶叶采摘的乐趣。


e6d0c719fe87fdce215ee2062ecea08.jpg

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关耀英


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关耀英在致辞中表示:云霄人与茶的缘分已绵延1300余载。在这片山海福地孕育的云霄黄观音入选全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其“花香蜜韵”独树一帜。当地构建现代化茶产业体系,培育130余家龙头企业,打造2万亩优质茶园,年全产业链产值超20亿元。更以“一片叶子”激活乡村振兴,建成4条茶旅融合示范带,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让茶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引擎。


2.jpg


963393131329721fe293c680d379985.jpg


图片


活动现场设非遗展区,非遗传承人演示乌龙茶制作技艺,游客在“共享茶厂”体验晒青、杀青等工序。饭后漫步茶村,游客于古香四合院内赏漳州功夫茶道,品鉴黄观音毛茶。

制茶师揭秘:优质黄观音“盖香、水中香、挂杯香”三香突出,花香蜜韵尽显。


6a66fce0f668587a1f6d1d028c10a33.jpg


aa51d12bc7508179f5db881e77eedf3.png

图片来源:泮坑茶文化馆


“共享茶厂”助力,老茶村焕新颜


泮坑村,400年老茶村,世代种茶为生。1958年和平农场老茶厂建厂,泮坑即其核心原料基地。昔日和平农场,福建茶业重镇,茶销闽粤滇及东南亚,实力堪比安溪、武夷山。现村里主产黄观音、金观音、肉桂,茶园2700亩。


eaad632d4f3bf8c813377327a8c9509.png

图片来源:泮坑茶文化馆


泮坑社区“共享茶厂”激活老茶村新活力: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等设备全村共享,茶商携鲜叶来焙制,茶农借场地、设备、技术赋能。实惠便利之余,更促工艺精进、茶质跃升。


a8d7cfc9832f3ec024a4b7d4ab17de4.jpg

国营云霄和平农场副场长(主持)柳若杨


国营云霄和平农场副场长(主持)柳若杨表示:这次举办的2025年云霄黄观音茶旅体验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非遗体验的深度介入,吸引茶叶爱好者、游客参与茶产业体验,将云霄黄观音茶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动能,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共生共荣,进一步增强云霄黄观音品牌认知。


茶史源远流长,产业前景广阔


云霄茶史可溯至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龙湖集》中“采茶喜钻新榆火”“茶壶团素月”等诗句,勾勒出彼时采茶品茗之景。

20世纪90年代,云霄农业局引进“黄观音”茶种,其适应性强、制优率高、香气高扬,栽培规模迅速扩张。


837e89d62819b815479fc547d9e0d55.jpg


黄观音,国家审定乌龙茶珍品,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以铁观音、黄旦杂交育种而成。轻发酵时花香清冽,重发酵后果香馥郁,滋味醇厚甘爽。近年云霄县借专家指导与茶赛筛选,黄观音品质优异、获奖频频,实力尽显。


6ffaa3feb2c19f8543fe533055ad0df3_1658740585963701.jpg

图片来源:云霄融媒


云霄县把茶叶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举全县之力推动茶产业发展。目前,全县茶园面积约2万亩,总产量约1950吨。

全县的茶叶生产历史不仅限于“黄观音”,还包括其他品种如金观音、白鸡冠、百瑞香、梅占等。主推的云霄黄观音发展前景良好,毛茶价格从每斤20~30元到80元以上,成品茶也从一斤50~60元增长到几百元,茶产业已然成为全县重要的富民产业。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