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1月,为集中安置归侨,宁德市成立东湖塘华侨农场;1997年全省华侨农场体制改革,12月在东湖塘华侨农场基础上挂牌成立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1999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6年4月宁德市将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与闽东工业园区整合,成立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侨晨韵 谢书秋 摄
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宁德市中心城区,是宁德市政府驻地,管辖面积40.7平方公里,现辖区域包括中心城区(16.7平方公里)和北部新区(24平方公里),下辖16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6万。形成了以锂电新能源为核心,智能装备制造、大健康为两翼,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现代物流、文创电商等多元协同发展的“一核两翼多元”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宁德市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东侨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等国字号城市名片,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国第二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全国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入选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2024年还获批福建省碳达峰试点园区、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全省第一批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
绿色新城 王志凌 摄
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全口径)超千亿;固定资产投资比增6.2%;财政两项收入分别突破百亿、50亿大关,增速均居全市首位;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在最新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24位,位列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第2名。
东侨是水陆交通便捷地。北接浙江温州,南邻省会福州,东隔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三都澳而望台湾,沈海高速、温福铁路、衢宁铁路纵贯其中,宁德动车站、交通枢纽站均在区内,周边有两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码头,是北承长三角、南连珠三角的重要枢纽。

东侨是锂电产业集聚地。作为“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核心区,全区锂电总产能达130GWh,是宁德时代(CATL)、新能源科技(ATL)等世界级锂电龙头企业总部所在地,集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60多家,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集群。落地国内首座“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全国首条高速公路重卡换电绿色物流专线,通过电动船舶、电池租赁、换电业务等新业态延伸,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东侨是创新创业孵化地。具备多层次的创新环境,现有宁德时代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1C创新实验室等省级以上高端研发载体32家,建成投用东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进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服务平台,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比超10%,近十年来,全区新增发明专利数屡居全省前列。
时代21C创新实验室
东侨是绿色低碳实践地。创新打造零碳园区,积极推动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和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建设,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远低于国内乃至国际同类型园区。绿色制造体系日益完善,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8个产品获评国家绿色设计产品,成为全省唯一具有国家级“四绿”的开发区。
王志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