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三明
标题图
刘彦琛:悬壶七十余载 一生矢志岐黄
2025-03-22 10:05 三明日报

近日,根据《三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三明市名中医评选办法(试行)〉的通知》,刘彦琛被评为三明市首届名中医。

名医风采

图片

承岐黄薪火、传国医精髓,让我们追随名医名家的铿锵足迹,感受至精至诚的杏坛芬芳,聆听诲人不倦的谆谆教诲,感悟敬佑生命的赤忱之心……

现推出《三明首届名中医巾帼风采》第一期:名中医刘彦琛




















刘彦琛曾任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如今已年逾百岁,从医七十余载,他用精湛医术救治了无数患儿,可谓“悬壶济世秉丹心,妙手仁术暖杏林”。



【扎根三明 守护儿童健康】

1918年,刘彦琛出生在福州一个贫寒的私塾先生家中。1938年从福建省首届西医医师班毕业后,他便开始了漫长的行医生涯。

1958年,他和妻子一起胸戴红花,响应党的号召,告别省城,来到三明市三元县医院(现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参与创建了儿科。这一年,他40岁。

刚来的时候,医院只有十几个人,设备少得可怜,连显微镜都没有。但刘彦琛和妻子走进医院,就认定了后半生都把它当作自己的家。几十年来,他矢志不渝,坚守岗位,守护一方百姓。

有一次,一位出生仅50天、患肺炎并中毒性脑病的婴儿呼吸阵发性停止,全身青紫,心跳微弱,刘彦琛守在病孩身旁进行人工呼吸连续6个小时,终于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生命。做人工呼吸,患儿气道里的痰和胃里的呕吐物会喷射到医生口里,但只要病人需要,刘彦琛从来没有犹豫过。

几十年来,刘彦琛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对待患者一视同仁,精心治疗。

退休后,刘彦琛发挥余热,坚持在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继续出诊。他一生都在公办医院行医,许多私人诊所高薪请他,他没答应。1998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老专家门诊,报酬并不高,可院领导一提起,刘彦琛马上就答应了。每天,他至少要为30名患儿看诊,每周有两天上午要到城关大街的第二门诊部坐诊,其间,他风雨无阻,始终坚持按时到岗。



无私付出践行医者仁心


数十年来,刘彦琛刻苦钻研医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积极探索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科各类疾病,找到了有效治愈小儿腹泻导致的脱水酸中毒、小儿脑炎和脑膜炎后遗症等疑难杂症的医疗方法,成功治愈无数患儿。

看诊时,刘彦琛始终坚持“望闻问切”的方法,对患儿用药很谨慎,基本不挂瓶,尽量少打针,药费也不贵,而且疗效很好,因此深受人们的敬重。

靠着医术和口碑,刘彦琛不在医院坐诊时,找他看病的人常“自觉”在他家门口排起长队。有时,候诊的队伍从他家的三楼位置排到一楼;有时,半夜还有人请他看诊。

邻居也常被敲错门,于是,二楼的邻居挂出一块牌子:“刘医生在楼上”,四楼的邻居也挂出一块牌子:“刘医生在楼下”。

有一年夏天,刘彦琛患眩晕病,头稍转动就会呕吐不止,他只好平卧在床。一天,一位远道而来的家长找到家里,请刘彦琛为孩子诊病。刘彦琛艰难地让家人把自己扶起来,头平靠在床头,可还是吐得厉害。但他仍详细地检查、把脉、开方,足足看了40多分钟。

年逾九旬时,刘彦琛仍常常参加各种义诊和出诊。三明市的许多家庭提起刘彦琛,总能唤起温馨回忆。他看过的病人难以计数,走在街上,常有人尊敬地向他打招呼。躬耕杏林七十余载,刘彦琛总是把病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他常常把方便让给病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与人相处,就要多为对方付出,这样自己才能安心;给了别人恩惠,不要放在心上,这样自己才不会失望。”刘彦琛说。



倾囊相授 传承中医瑰宝


退休后的刘彦琛,虽年事已高,但始终心系儿科事业的发展。

近日,刘彦琛将自己撰写的小儿常见病中医治疗经验稿,当作一份特殊的礼物,捐赠给了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这份凝聚了刘老一生心血的经验稿,不仅记录了他从医七十多年来在儿科领域的宝贵经验,更承载着一位医者对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殷切期望。

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后,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全体医护人员深受感动和鼓舞。儿科主任邹丽云表示,刘老的经验总结对科室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科室将组织医生们认真学习,汲取其中的精华,并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升科室的中医诊疗水平,为更多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这份捐赠也将激励年轻医生传承老一辈专家的敬业精神和精湛医术,在儿科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除了培养年轻医生,乐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外,刘彦琛还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给孩子治病,直到退休,他仍是主治医师。

与他共事过的邹丽云说出了背后的原因:“他总是把评主任医师的机会让给年轻人。他说,年轻人能比我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起扶助作用就可以了。”

如今,他带教过的许多年轻医生已成为多家医院的顶梁柱。提起刘老,学生们都由衷地钦佩,称他是人生的指明灯。其中,有一位主任医师与刘老有段特别的交情,他选择儿科医生这一职业,缘于他幼年时生了一场重病,为他诊病的就是刘老。

几十年间,医院的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刘彦琛就像院里那棵百年古樟树,一直坚守在那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传承人。回忆从医的七十余载,刘老说,没有大功,也没有过误诊,与患者和谐相处,心安。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