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福州市连江县坑园学校揭牌仪式举行。坑园中学与坑园中心小学合并升级,改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同时将原坑园中心小学(含中心园)隶属管理的连江县红厦小学一并划入新校管理。
202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适当整合小、散、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连江县坑园学校的合并是连江县教育部门统筹指导,因地制宜,分批稳妥推进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的缩影,也是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重要举措。
据悉,近年来,连江县以城区为核心,将全县22个乡镇划分为“四个组团”,深耕“一域带动、四轮并驱”的“优均”发展模式。全县7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城乡比约为1,同时深化集团化办学、优化师资力量,农村教学质量标兵学校占比高,近三年获奖比例与城区相近,城乡名优骨干教师数量更是持平。
福州市连江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高晶(中),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殷世东(前左),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郭辉(后左四),连江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光寿(后右三)参加签约仪式
当天,该校正式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签订“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协议,与福州市国货路小学签订“城乡小学结对‘手拉手’共建活动”协议。两项协作的落定,也为这所学校注入新动能,“1+1>2”的效应正开始释放。
福建师大教育学院副院长殷世东介绍,此次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是双方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在师范生实习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研究等核心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融合优势资源,发挥各自专长,共同谱写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福建师大教育学院师生团队会利用周末时间到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无人机编程等实践教育活动,还会利用暑期开展夏令营活动等,丰富农村孩子课外活动和假期生活。”该校校长林文宇说道。
两校合并后,林文宇也坦言,将面对诸多挑战。如跨年龄段活动组织,因为需要兼顾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特点,需要考虑的因素变多了;中小学管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行政和教学统筹方面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小学和初中的有效衔接,实现教学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