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统技艺)名单,其中王顺明、傅天龙、王德星、林 鸿、张兴裕、林振传等6位制茶大师,还有黄美金作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光荣上榜!
撒花!撒花!
(资料来源:国家文旅部官网)
截至目前,闽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达12位(陈德华、陈成忠已故,在此深表怀念)。
茶和天下,共享非遗。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建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等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列其中。
武夷山大王峰茶园
新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王顺明
王顺明,1954年生,福建古田人。琪明茶叶研究所创始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曾任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武夷山市茶叶学会理事长。
从事茶叶栽培、制作、审评30余年,长期从事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1975年,王顺明任福建武夷山市茶厂(国营中型企业)党支部书记;1987年任福建省武夷山市综合农场场长、党委书记,1992年任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厂党委书记,1993年任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厂党委书记兼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总经理,1996年任福建省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总经理兼武夷山市科学研究所所长。
傅天龙
傅天龙,1965年生,福建福州人。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总商会兼职副会长。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担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花茶工作组秘书长、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茉莉花茶专业分中心主任,中国制茶大师、福建省特殊支持人才“双百计划”、福建省优秀人才“百人计划”技能大师、福州市首席高级技师,荣获中国茉莉花茶产业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30多年专注福州茉莉花茶技艺,致力推广福州茉莉花茶及文化。
王德星
王德星,1963年生,福建福州人。专注福州茉莉花茶40余年,王德星相继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世界茉莉花茶传承大师、国茶工匠·制茶大师、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等称号,并带领闽榕茶业蝉联十届福州茉莉花茶茶王。首席高级技师,荣获中国茉莉花茶产业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经坚持不懈的探索,他形成了独特的“闽榕118道茉莉花茶制作工艺”,还创新发明了“一种单瓣醇香茉莉花茶的窨制方法”,增加了茉莉花茶的表面香度,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福州市发明专利奖。
张兴裕
张兴裕,1952年生,福建漳平人。漳平市水仙茶制作工艺第四代传承人,2022年入选福建省省级非遗制茶技艺传承人。自18岁开始做茶,制茶生涯已半个多世纪。
林 鸿
林鸿,1958年生,福建福安人。从事茶叶技术工作40年 ,先后任福安市坦洋茶场技术副场长、福安市茶叶公司技术负责人、市茶业局技术推广站站长,熟悉掌握茶树栽培,坦洋工夫初、精制及审评与检验技术。
几十年来,他下农村、走基层、进田间地头推广茶叶技术,为茶叶技术推广应用、茶农增收、企业增效,以及坦洋工夫制作技艺的传承与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被认定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先后被评为福建“品牌茶人”“闽茶之星”等称号。
林振传
林振传,男,1968年生,宁德福鼎人,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制茶大师、国家茶叶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振传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者、福建省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宁德市海峡茶业协会会长、福鼎市茶业协会会长。作为福鼎白茶产业和国家社会的杰出贡献人物,林振传先后被授予宁德市青年创业成就奖、福建省第十一届优秀企业家、福建省劳动模范、“闽茶之星”等称号。
30多年来,一直专注白茶事业,在他的带领下,品品香茶业自主研发出全国首条LED光源白茶复式萎凋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解决了白茶制作“靠天吃饭”的问题;并不断进行白茶科研创新,荣获专利100余项;通过“企业推动+联合体带头”的创新模式, 创建品品香茶产业联合体并发展联合体成员单位,帮助当地茶农增产增收;打造白茶行业现代化产业园,助力福鼎白茶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