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有云:“惊蛰至,春雷响,万物长”。
春日正盛,又到了春季时令野菜的尝鲜季。田地里的野菜早已按捺不住地从松软的泥土中钻出了嫩芽,一簇一簇的,青翠欲滴。
“春食野菜”是许多中国人的传统,鼠曲草、春笋、蕨菜、荠菜、野葱、水芹菜……它们的香味,从各家厨房飘出,鲜美无比。
在曾经物资匮乏的年代,野菜是人们赖以充饥的食物。如今生活条件变好,吃野菜反而成为一种田园诗人般的享受。
鼠曲草
清明前夕的鼠曲草最鲜嫩,故又被叫做“清明菜”。晚清学者郭苍柏有《闽产录异》一书,著录福建、台湾两地的特产,鼠曲草就在其中。
早春时节破土而生,到清明谷雨时节生机勃勃,建宁特色美食暖菇糍便是以鼠曲草为原材料。将采回来的鼠曲草洗净、焯水,加入糯米粉和面粉揉成小剂子,加入炒好的馅料,放在锅上蒸十几分钟即可食,可咸可甜,每一口都回味无穷。
春笋
不食春笋,焉知春意,春笋的鲜香早已渗入建宁人的春日记忆。随着春雨的滋润,建宁漫山遍野的竹林中,一颗颗竹笋破土而出,淡淡金黄色的土地中长出的春笋结实饱满,鲜嫩爽口。
民间素有“尝鲜无不道春笋”的习惯,春笋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少淀粉、粗纤维的健康食材。作为春天的“菜王”,无论清炒、油焖,还是炖汤,随便一做都鲜得不行,春笋的脆嫩总能为菜肴注入灵魂。
蕨菜
阳春三月,蕨类便是建宁大山里漫山遍野的风景,已有不少人上山采蕨了。蕨菜“嗖嗖”地蹿了出来,一根一根,每一根都顶着一小团蕨叶,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风中摇曳。
蕨菜被称为“山菜之王”。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脆爽,酒糟蕨菜、蕨菜小炒肉……都是特别美味的下饭菜。但是美味的蕨菜还是不要过量食用为好,如果想要品尝这一美味的话,下锅调味之前一定要记得用沸水汆烫为宜。
野葱
野葱又名野荞头,像葱又似蒜,看似平凡却有着浓郁的山野气息。3月—4月是其最佳的食用季节,其本身有一股独特的辛香味。
野葱质地爽脆,带有葱的辛辣感,制作时与鸡蛋或者腊肉同烹,翻炒间,香气四溢飘散,瞬间唤醒舌尖上的春日记忆。
水芹菜
水芹菜又叫小芹菜、野芹菜,在建宁河边常出现水灵灵的青嫩色,生长得格外茂盛,那便是春季最鲜美的野菜,被称为“水八仙”之一的水芹菜。
春日里,一丛丛鲜嫩水芹菜让人垂涎欲滴。它清香脆嫩、鲜香味美,那独特的滋味让人难以忘怀,可凉拌、可清炒,是不可多得的清甜野菜。《吕氏春秋》赞其为“菜之春,云梦之芹”。
俗话说:四季更替,适时而食。春日,建宁的山野里,还藏着鲜美的螺蛳及河蚌,是时候一口“鲜”一口“嫩”,把美味河鲜吃进肚子里啦~
田螺
一味螺蛳千般趣
“清明螺,赛肥鹅”,清明前后,在休眠中苏醒的的螺蛳从泥土中爬了出来。也只有在这个时节的螺蛳肉鲜嫩肥美,而且在壳中又没有小螺蛳,肉质极佳的同时又保证了口感,是吃田螺的最佳时令。
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糟、可炝,无不适宜。“嘴上功夫”了得的食客,索性手拿一只田螺,凑近嘴边,两颊发力一啜,沾满酱汁的螺肉便“咝”一声钻入口中,鲜嫩多汁,嚼劲十足。
河蚌
春天喝碗河蚌汤
春天,是吃河蚌的好时节。老人们常说“春天喝碗河蚌汤,夏天不生痱子不长疮”。
春天的河蚌,肉质肥厚而干净,让人吃过之后便不会忘记。河蚌和豆腐是绝配:将河蚌热油爆炒后熬汤,待到水沸腾,把豆腐片丢进锅中猛火熬煮,起锅时再撒上碧青的葱花,那叫一个鲜呐。
有人说,“从前车马很慢,但是饭菜特别香”。
现如今这些山野味道,又一次出现在我们餐桌上,带来春天气息的同时,还在不经意间勾连起两代人,甚至三代人间的记忆,或许这就是人们念念不忘它的缘由吧。
春日来临,百草开,盈香满袖万物苏,请到建宁来尝一尝山野时鲜。
编辑:苏美瑜
初审:苏美瑜
1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
转载请注明出处:建宁县融媒体中心。
3
欢迎投稿或提供新闻线索,投稿邮箱:rmt3980093@163.com;联系电话:0598-3982545。(投稿时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