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厦门市集美区检察院发布典型案例:冒充主播诱骗粉丝充值,骗走77万
2025-03-15 09:27 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3月15日讯(记者 陈捷 通讯员 集检)充值帮主播刷礼物?骗子以此为由骗走77万多元!冒充电商客服,诈骗市民35万多元……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集美区检察院聚焦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发布一批典型案例,提醒市民小心防范此类骗局。

案例充值帮主播刷礼物?骗走77万多元

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陈某伙同周某等数人先后在集美区多地设立诈骗窝点,通过在多个App冒充平台主播,承诺客户帮其充值、刷礼物并打赢主播之间的粉丝刷礼物PK后,可以与主播线下见面。而后,在PK过程中,通过给对方主播刷运营币的手段操纵PK结果,致使客户无法打赢相应的PK,以此手段骗取巨额资金,共计779591.57元。

检察官提醒,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App、聊天软件等发布信息,声称消费者充值、打赏后可以得到其想要的服务,一步步诱骗消费者加大充值力度,最后拒绝返款并拉黑消费者。

案例冒充购物网站客服 骗走35万多元

2023年12月,被害人林某收到一个快递,称可以退还其两年前报名网课的费用。林某通过快递提示添加对方的QQ后,对方让其下载“东吴总办”App进行操作退费。林某在对方一步步引导下向对方银行卡转账,被骗358136元。

检察官分析,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谎称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出现快递丢失、交易失败等问题,可以理赔或者退款,诱导消费者扫描二维码或填写银行卡信息,从而转走资金。

案例虚假购物骗局骗走近5000元

2024年1月,被害人江某在微信群发布一个求购礼盒的信息,不久便有人添加其微信。双方谈好采购礼盒相关事宜后,江某向对方账户转账,转账后对方便不再回复其信息,被骗共计4909.86元。

检察官说,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预售优惠或低价出售物品信息,吸引消费者添加微信私下交易,并在收到货款后不发货,甚至以各种理由继续诱导转账。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