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3月14日讯(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朱崇飞)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榜上有名,为全省唯一。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兴化军登上历史舞台,下辖兴化、仙游、莆田等三个县,初置军治于兴化县,后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将军治迁至莆田县,并开始筑造军城,遂勾勒出“子城谯楼+十字街”的兴化古城街巷脉络雏形。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是莆田兴化古城的核心区,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形成全国罕见的古代里弄街巷肌理格局,目前总面积仍有61.71公顷。街区内,庙前路、坊巷、后街、衙后路、县巷、大路街等6条古街纵横交错,成为莆田兴化古城风貌完好保存的历史空间载体,现存各级文物保护建筑18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从这里,莆田走出了260多名进士,造就了“文献名邦”的美名。
2019年,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按照原形制、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四原则”和拆、改、留、提、立“五步曲”,尽最大可能保存了沿街古建筑的原构件,使之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0月,莆田市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掀开了新时代城市发展和文化复兴的新篇章。
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被激活的前提下,当地政府以文为魂、以旅为体、以商为用,探索古街古建活化利用新路径,根据不同街区特点布局旅游休闲业态,突出文化、旅游、产业等元素多维融合。在县巷古街,全省首条“百工坊”非遗街区汇聚20多个莆田非遗项目,涵盖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莆田市非遗艺术中心、《非遗里的中国》·记忆馆、莆田市非遗文化研学中心等四大展馆,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福建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同年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政府通过深化《荔城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实施《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配套措施,不断完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有效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提升文旅产业发展水平,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休闲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