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3月12日讯(通讯员 林素真洪艺敏蔡似云)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借着植树节的契机,漳浦县中医院在该院党建公园里开展中草药种植活动,将岐黄智慧植入春泥,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到医疗服务中。
植树现场,热闹非凡,县中医院党总支书记黄剑明、副院长许志荣带领一群医护人员志愿者化身为勤劳的“药农”,挥动铁锹,挖坑、放苗、填土、浇水施肥。种下地黄、两面针、草珊瑚等中草药植物,为医院景观添色增辉。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队漳浦队队长、漳浦县中医院主管药师杨泽森化身"田间讲师",手把手教授种植技巧:"地黄喜阴,株距要保持20-30公分;两面针根系发达,需要深挖穴基......"并向参与人员普及中草药的疗效,让大家在种植的过程中学习和了解中草药知识。在他的指导下,医护人员将300余株中草药幼苗精准植入规划区域。种植后,在种植区域挂上了介绍植物名称、药用价值等普及中草药文化知识的标牌。
作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漳浦县中医院采用"党建+中医药文化"模式,此次特别选取一百多种闽南道地药材,打造集观赏、科普、教学于一体的党建百草园。此次活动不仅为院区环境增添了中草药元素,还通过实践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服务技能和水平,进一步将中医药知识应用于临床,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价廉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同时,活动也让更多群众近距离接触中草药,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医药这一文化瑰宝,进一步擦亮中医药文化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