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3月12日讯 近日,平和县五寨乡干部带着随访笔记,走遍田间地头、山林农舍,围绕“深化农业绿色转型”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一本本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着农户的急难愁盼,更串联起政策落地、技术推广与产业升级的全链条实践。
在侯门村蜜柚园里,包村领导林美娟翻开随访笔记,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村民的担忧:“蜜柚砍了种粮食,万一收成还不如以前怎么办?”面对疑虑,乡政府组织农技专家根据退果还耕、还林卫片分布和实际情况,在侯门村重点打造300亩的乡级绿色种植和退果还耕示范片,在高峰村打造200亩的退果还林示范片,以试点先行,打消群众疑虑。同时,10个包村工作队深入各村民小组,了解自然资源情况,摸底退果地块125亩。
在前岭村后园组,五寨乡党委组织委员林美娟带队到一体化种植园里开展随访,该示范片项目于2024年底开工,近期已种植80亩黄金百香果。五寨乡于2012年起开始引种百香果,因地理环境、温度气候高度契合黄金百香果的生长习性,有利于百香果生长。五寨乡2019年12月成功注册“五寨黄金百香果”国家地理标志。
林美娟在随访笔记中写道:“要充分依托‘五寨黄金百香果’国家地理标志,以侯门村黄金百香果基地作为试点,结合庭院经济,因地制宜,逐步推广,将黄金百香果从‘山间果’打造成富民强村的‘金招牌’”
在寨河村蜜柚示范园里,五寨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林顺杉的随访笔记上面写满了:“一棵蜜柚一年施用化肥4斤、有机肥20斤;一年喷药4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等,这些数据来自他与农户的反复试验。针对村民反映的“蜜柚产量低,收益不好”等问题,五寨乡组织开展8批次绿色种植技术培训,进行生态种植技术指导,推广“轻剪轻肥”等技术,新选聘4名农民技术员,培育本地“田专家”“土秀才”23名,辐射带动农户按照《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导则》落实生态栽培技术。
据悉,五寨乡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鹿溪水质稳定达标、两侧种植业绿色发展、老百姓收入稳步增加”的目标,以鹿溪流域为主区域,大力推进种植业绿色发展。完成退果还耕595亩,已实施66亩,创建17家绿色种植合作社,辐射345户农户、4081.58亩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