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三明
标题图
在三明,转角遇到美
2025-03-07 14:45 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漫步三明街头巷尾,

不经意间的一个转角,

便能与美撞个满怀。

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口袋公园”,

正持续向外传递着

市民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2月28日上午,家住三元区群二社区的王大姐牵着小孙女的手,到三化集体大楼东北侧的“口袋公园”散步。老人们在公园的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孩子们在游乐区开心地玩着跷跷板,平整的健身步道上附近居民正悠闲散步,享受着惬意的休闲时光。


群二社区海绵口袋公园改造前(左)与改造后(右)


“这块绿地去年改造后真是大变样!”王大姐指着铺设透水砖后平整的公园步道说,“路面不积水了,还添置了座椅和游乐设施,环境好了,大家爱来这里散步锻炼,心情舒畅。”谈起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周边居民也忍不住称赞。


群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鹭萍告诉记者,2024年,市城管局将这片约1780平方米闲置的绿地改造成了“口袋公园”,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设置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将原来的闲置积水绿地改造成为集休闲、健身、交流于一体的,促进睦邻友好的社区“会客厅”,邻里关系也更加融洽。


市青少年宫口袋公园




小公园,大幸福。

自2019年起,三明市启动“口袋公园”项目建设。1.0版本的公园精准聚焦“一老一小”户外活动需求,盘活一河两岸江滨公园内的宽敞闲置区域、社区街道公共地块等城市“边角料”地段,打造具备游乐功能的“口袋公园”。中心绿地广场、罗马柱广场等地的老年儿童微游乐园,开放后深受市民喜爱,成为老少皆宜的欢乐场,小改造点亮了城市生活。


市民带孩子在公园玩耍


为进一步激发社会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宜居城市环境。2023年10月,三明市城市管理局大胆创新,组织动员33家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发挥专业优势,无偿捐建“口袋公园”,“口袋公园”升级为2.0版本。他们巧用见缝插绿、破硬复绿、拆墙见绿等方式,弥补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不足的短板,还将红色、沪明、社区邻里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打造出15个兼具健身、休闲、娱乐功能的“口袋公园”,为城市增添活力。


三明市城市管理局公共事业科科长余薇介绍:“通过‘口袋公园’建设,大量城市闲置空间被重新唤醒利用,城市中一些功能低端、环境品质较差的公共空间得以活化,给市民提供了更多家门口的优质休闲场所,城市整体形象也随之提升。”


葡萄巷口袋公园




在“口袋公园”的建设进程中,三明市始终高度重视文化性与功能性的有机融合,依据不同区域的特色因地制宜推进建设工作,力求让每一个“口袋公园”都独具风格。走进八中“口袋公园”,黄白相间的城市文化背景墙在花木映衬下格外醒目,艺术座椅错落摆放,仿佛在讲述城市故事,师生们课余常来驻足,感受文化氛围;葡萄巷转角的“口袋公园”,照片墙承载着城市记忆,“我爱三明”特色背景墙引人注目,吸引众多青年前来打卡,成为城市网红地标;群一社区活动广场的“口袋公园”,把红色元素融入绿色景观,党史标识、党建雕塑庄严肃穆,让党建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群一社区口袋公园


2024年下半年,市城管局结合海绵示范城市建设,选取群二社区、台江CBD两个地块作为试点,开始了建设海绵“口袋公园”的3.0版本的新探索。截至2024年底,三明全市共建成“口袋公园”155个,其中三明中心城区45个。


八中口袋公园




在三明,转角之处,美无处不在。据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市城管局将在总结海绵“口袋公园”试点建设经验基础上,重点摸排市区存在的周边荒地脏乱差、局部破损道路、雨水径流未管控等问题场地,推进11个海绵“口袋公园”建设项目。同时,还将继续发挥爱心企业力量,鼓励园林绿化企业继续参与三明市园林绿化建设。


从改造管网到建设雨水花园,从完善设施到强化宣传,市城管局通过“口袋公园”的建设,持续改善城市环境,努力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精心描绘幸福三明新样本。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