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惊蛰,古称“启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02
东侨兰溪公园。叶金秋 摄
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惊蛰后已进入仲春,桃花红,自此渐盛,黄鹂最感春意,开始叫鸣。而鹰躲起来繁育后代,原本蛰伏的鸠开始鸣叫求偶,古人则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
03
春 耕
屏南县柏源村春耕。图源屏南县文体旅局
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就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观田家》中写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屏南旧时祭白虎
屏南漈下村。图源屏南文旅
根据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今年将常遭邪恶小人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为自保,百姓便在惊蛰这天祭白虎,屏南县旧时还曾保留有这个习俗。
04
福安桃花盛开。张星光 摄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3月花信属桃花。桃花的名字来源于《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周宁纯池镇桃坑村桃花盛放。林燚炜 摄
桃花既可作为食物用,又可作为药用,《神农百草经》里谈到,桃花具有“令人好颜色”的作用。同时,桃花色彩艳丽,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人们也用它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05
万般春事休忙,且饮一杯清茶
农谚道:“惊蛰过,茶脱壳”
饮茶正当时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制作。朱刚群 摄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不炒不揉,文火足干,仅采用传统的萎凋、干燥两道制茶工序,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中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其外形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如银似雪,汤色杏黄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
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茶初制工艺——揉捻。陈漾 摄
“中国红茶之都”福安市的“坦洋工夫”茶创制于1851年。1915年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跻身世界名茶行列,享誉全球。其以香高味醇、细秀匀整、汤色红亮、形质兼美自成一格,获得市场青睐。
周宁高山云雾茶
周宁茶园。李洪元 摄
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常年云雾缭绕,被人们称为“云端之城”。高山云雾出好茶,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周宁县孕育出品质极佳的高山云雾茶。周宁高山云雾茶经泡耐饮,饮之幽香四溢,齿颊留芳,受茶人喜爱。
蕉城天山绿茶
蕉城茶园。图源大梦蕉城
作为福建省的历史名茶,天山绿茶是闽东烘青绿茶的佳品。天山绿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素以“三绿”著称;且外形条索嫩匀、锋苗挺秀、茸毫显露,香似珠兰花香,滋味浓厚回甘,饮之幽香四溢,齿颊留芳。
寿宁乌茶
寿宁县茶园。图源今日寿宁
寿宁乌茶以寿宁高山地区本地菜茶、金牡丹、梅占等茶树鲜叶为原料,成品茶外形紧结重实,乌褐油润;香气花香果香,高显幽长;汤色橙红明亮,似如琥珀;滋味醇爽顺滑,口齿留香,兼具红茶甜醇和岩茶"花香岩韵"的品质
06
炒笋。图源霞浦新闻网
惊蛰万物萌动,细菌滋生,容易引发感冒发热和肝病。养生需注意防流感,饮食应以温性生发为主,清淡养肝脾,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有助于新陈代谢,促进肠胃蠕动。
蕉城翠玉梨。图源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惊蛰时节气温上升,容易使人口干舌燥,且冬天食辛热食品较多,积郁的热毒须往外发散,多食甘凉之物可以滋阴。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宁德三盛海德公园。吕巧琴 摄
惊蛰至,万物春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你可能还喜欢
信息来源:中新宁德
编排:周翔
一审:叶梓建二审:黄玲玲 三审:谢晨艳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